環保署登記許可的環藥多為合成除蟲菊精類殺蟲劑,只要依標示使用,應無安全顧慮特殊環境用藥僅經專業訓練、學術科考試及格的病媒防業等使用。
一般如白蟻、跳蚤、老鼠等需儘速防治,害蟲防治評估經濟效益的同時選擇專業、有口碑的防治業者防治、規劃、管理;而不是目前市場的便宜就上好(尤其公開招標)
除了藥劑選擇,害蟲防治上是有一定專業知識、實際經驗、順序、步驟、專屬技術、方法,始可達成效成果。
驅逐法、阻絕法、陷捕法、毒餌法、殺蟲劑觸殺法、燻蒸法、殘效法、局部處理法、隙裂縫處理法、生物防治法等等。
害蟲綜合管理害蟲防治,無論化學或物理的任何單一種方法,都難以獲得完全滿意的防治效果。害蟲防治者常結合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取其優點而互補其缺失,即俗稱之綜合防治法。
本公司於1953年成立,伴隨台灣近半世紀之久,國內白蟻防治等服務超過六十年的公司,廖廖可數; 用心白蟻防治等技術之專研,落實完善的訓練,優秀專業人員培育。以白蟻為例每年平均在400件以上;客戶都會主動介紹親朋好友。
防治對象有:教會、大小木屋、大樓、公寓、別墅、木構建築物、古蹟、寺廟等,如北市市長官邸、北市北門、蘆洲保和宮、中山基督長老教會、蘆洲李祖厝、台北市孔廟、淡水龍山寺、金門基督教會、桃園農改埸、張大千紀念館等等。
本公司秉持保護客戶健康與財產-是我們的職責之精神,取之社會,服務社會,參與921、賀伯颱風(基隆)防疫、除蟲工作。然縱有幾許抱負目標,更需舊雨新知支持、愛護、指教,本公司將以最專業和最高品質的服務水準,達成蟲害的防治目標
前言: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古今中外同感禍害;然台灣以前,亦有吃鬼鼠補充肉類 來源-據說料理後美味可口!?雖有此一說,然鼠類病媒蟲及細菌多,能不吃最好,且大地生態平衡亦需大家維護。
老鼠百害嗎?白老鼠等在人類研究動物生理學,行為科學及有毒物質毒性,亦有不少貢獻與犧牲。
鼠類防除是極端複雜的技術,鼠類管制必須對鼠類習性有深切的了解,知敵而致勝。
☆防鼠劍譜 :+-×÷? 開始想像自已是老鼠
『化身老鼠?心中有鼠?手中無鼠?』
註:拜老鼠為師-學藝,成為老鼠的狀元徒弟,就可青出於藍,更勝於藍-老鼠就成為手下敗將
鼠害:
1.擾亂精神安寧,及潛在的傳染疾病威脅。
2.咬傷人畜,傳染疾病:如鼠疫-黑死病(有腺鼠疫、肺鼠疫)、鼠型斑疹傷寒熱、恙蟲病、萊姆病、傳染性黃疸病、漢他病毒感染症…等。
3.經濟上的損失:農作物損害、糧食損失、汙損食物、咬斷管線引起火災、電腦、電話、電力中斷、及食物器具囓損。
● 台灣地區鼠類共13種、三大類群:
一. 高山鼠類有:台灣田鼠、天鵝絨鼠、刺鼠、高山白腹鼠、森鼠、黑帶姬鼠。
二. 田野鼠類有:小黃腹鼠、鬼鼠、巢鼠、田鼷鼠(月鼠)。
三. 住宅鼠類有:溝鼠、屋頂鼠、月鼠及食蟲目的錢鼠。
◆鼠類的生態習性: 1.繁殖快速 2.雜食性 3.非絕對性夜行性 4.色盲 5.善攀爬、游水 6.機警多疑 7兩顆不斷生長旳門牙 8對環境適力強 9趨觸性 10垂直跳77㎝
鼠類防治 :
1、 改善環境衛生-不供給老鼠:喝、吃、住(但在清除前,應先實施防治, 以免鼠隻逃逸,清除堆積雜物及廢棄物,去除雜草,倉庫、儲藏室應定期清理)。
2、防(鼠)禦設施-加強房屋結構,防止老鼠入侵(封閉老鼠通道)。
3、捕殺法-鼠板、鼠籠…等捕殺。
4、藥劑毒殺法- 1緩效性-第2代抗凝血劑(如Anticoagulants)為目前應用最廣的殺鼠劑。
2劇毒性-老鼠容易拒食如磷化鋅(Zinc phosphide)。
5、天敵法-老鼠天敵-貓、狗、蛇、鷹等應設法保護。
6、忌避劑-以鼠類味覺不喜歡的化合物、氣味塗置防鼠類的囓害。
7、超音波-不強力推薦。
餐飲業等營業場所裝潢前更需防鼠規劃,防勝於治
白蟻 白蟻與螞蟻 白蟻生態 白蟻階級 蟻群體發育 白蟻天敵 白蟻階級分化 白蟻新棲群 白蟻窩 白蟻與真菌 白蟻與纖毛蟲 白蟻與環境 白蟻危害 預防白蟻 綜合防治 白蟻DIY 白蟻防治方法 蟻巢滅
白蟻也許是您所忽略的問題 或許是您頭痛的問題
願我們的尃業訊息對您的生活環境、居家品質、健康及財產有所助益 !
發現白蟻與您同居時,您採取何種行動?
↙
拆、拆咧!
嚨!看嘸白蟻!
安心啦!?
↘
除蟲公司一堆便宜就好!
找-中華除蟲-打(02)2532-0000就對了啦!
我們用心於白蟻防治技術的專注,
落實完善的專業訓練與品質要求
→搬家、漏跑 →三十六計走為先 !
→不理它→讓白蟻盡情享受!
→白蟻DIY→本尊無所不能!
→賣了房子 ,買主又不知,何妨?
→看醫生去→已三、五天吃不下飯 了!
白蟻俗稱白螞蟻、大水螞蟻俱摶鬥習性,3~9月間雨天約黃昏燈下飛舞的昆蟲就是它 !
臺灣家白蟻的蟻巢
白蟻(termite)據化石研判報告,白蟻大約是發生於5.500萬年前(另據古生物學者的研究發現,白蟻在二億年前的中生代初期已出現在地球上 ,亦有言二億伍仟萬年前);千萬年以來,它們就是啃食用著木材及其他纖維物質。
白蟻給人們的印象就是人類建造各種屋宇及木製傢俱,白蟻就來享用。
白蟻全世界約有3000多種,白蟻在台灣調查發現的至少有16種,其中以台灣家白蟻(Coptotermes formosanus室內排名第一 ,室外可常見)、黃肢散白蟻(Reticulitermes flaviceps室內次之,室外可見)、黑翅土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姬白蟻-室外可常見)、乾木白蟻(偶有發現),庭園可發現山林原白蟻(Hodotermopsis sjostedi),山野可見象白蟻。
白蟻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低海拔的原始森林。
白蟻形態:白蟻有六隻腳,身體明顯的區分為頭、胸、腹三部份,一對念珠狀觸角,胸部有三節,每節各著生一對足。有翅芽若蟲頭部一對黑色複眼,一對黑色的單眼;工、稚蟻俱結實的大顎咀嚼式口器,以啃咬木頭。有翅成蟲,中後胸則各有一對翅膀。
當剖開正被白蟻蛀蝕的木材時,我們可以發現數多的白色蛆狀、具足,快步行動的白蟻是工蟻,此等工蟻盲眼。白蟻體壁較一般昆蟲為薄,體液極易揮發而失水;為了防止水份的散發,白蟻多數生活在木材中 、蟻道及蟻巢內。
白蟻幼蟻及大部份工、兵蟻身體顏色是白色,但有些蟻種的兵蟻和工蟻有黑、褐色等;白蟻有翅成蟲多數帶有顏色,如台灣家白蟻(Coptotermes formosanus)是黃褐色,黑翅土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是黑褐色,因此,顏色不能作為區別白蟻與螞蟻的依據。
白蟻與螞蟻它們的體型、大小、生活方式等相似,且體小、居住在所築巢內的社會性昆蟲,並有搏鬥性。
|
白 蟻 |
螞 蟻 |
目別、翅 |
等翅目,翅脈原始複雜、翅長於身、前後翅約等長 |
膜翅目,前翅大於後翅翅脈特化簡單 |
演化系統 |
原始與蟑螂、螳螂親緣近 |
先進和蜜蜂是親戚 |
觸角、腰 |
念珠狀,粗腰 |
膝狀,細腰 |
體色 |
工、兵蟻:淺白、灰白 |
黃、褐、黑、橘紅色 |
變態 |
不完全變態:卵、幼蟲(若蟲)期、成蟲 |
完全變態:卵、幼蟲、蛹、成蟲 |
光、蟻道 |
工、兵蟻怕光,眼多數退化,築蟻道 |
一般不怕光,不築蟻道 |
食性、儲糧 |
木材、纖維素,一般不儲糧 |
食性廣:肉食或雜食,儲糧 |
白蟻感覺與反應:白蟻對於觸覺、嗅覺、味覺以及壓力的刺激,非常敏感;此種敏銳的感覺,乃由於遍布全身的感覺毛,及一些特殊的感覺器官(如念珠狀觸角)。
白蟻並不是很複雜的生物,它們對環境感覺(刺激)的反應是以正(合適)前往,負(離開)的方式表現。
一.白蟻群體生活-白蟻大多數「好」溼、「好」靜「怕」光「怕」水,「營」群體生活於木材或地下 ,取食活動在工蟻所築蟻道;白蟻群體數量大小因蟻種而有差異,同蟻種也會因族群發育過程和盛衰狀況、季節變化、營養及生活條件的變動而變化,無論群體大小這些白蟻是集群成一個生活共同體,脫離群體的白蟻(如幾隻)在自然界中無法長期生存,更不可能繁殖後代(如搬動被白蟻啃蝕的木製品時掉落幾隻白蟻是不用緊急兮兮,筆者還是建議我們看完現場後,以我們建議方式處理)。
白蟻生活在蟻巢中,取食 活動有由蟻巢延伸的蟻道;連接到達白蟻的取食來源(危害處),即以蟻巢為中心向各處延伸,平常生活的各項活動均在蟻巢及蟻道內。
白蟻群體生活不是個體聚集,而是有階級、組織的社會性群體(昆蟲);個體生理機能不同、分工不同,各司其職。
白蟻依生理機能分為:生殖型和非生殖型二大類
1.生殖型(繁殖蟻 reproductive caste)有創始蟻后、王及 候補蟻后、蟻王(或稱補充蟻后、蟻王)等;原始的蟻后、蟻王,稱為大翅王族,補充蟻后、蟻王有短翅王族及無翅王族;此外有些種類的補充生殖型介上述之間形態複雜 (白蟻候補生殖蟻的機制使蟻群不致散滅-所以拆除-看得白蟻-對白蟻問題的解決無效)。
2.非生殖型有工、兵蟻俱完整生殖器官,但發育不完全,無生殖機能;棲群內數量最多,主司維持群體的各項工作與護衛,工蟻及兵蟻的比例常因食物的來源、群體大小、 蟻種而不同,非生殖蟻齡期約二個月。
a.工蟻:棲群內數目最多的階級,有雌雄之別,形態似幼蟻,體型比幼蟻大,頭、胸、腹比例不同,工蟻顏色常較深,無十分突出的部份;有些蟻種同一群體工蟻體形大小差異懸殊有二或三型。
主司取食、築巢、修築蟻道、清掃、育幼、相互餵食、搬運蟻卵、栽培真菌及餵飼蟻王、蟻后、兵蟻等各項維持群體的工作;占族群中個體數最多,工蟻(與稚蟻)是直接為害木材及纖維物質的白蟻 。
缺工蟻的白蟻種類其取食、清掃、育幼、相互餵食、搬運蟻卵及餵飼蟻王、蟻后、兵蟻等各項維持群體的工作均由稚蟻負擔(如乾木白蟻)。
b.兵蟻:兵蟻在棲群裡的數目比工蟻或稚蟻少,比生殖型多,無翅、無眼(退化),為盲蟻 主司防禦;除了頭部以外,它的身體像工蟻、稚蟻一樣的柔弱,有雌雄的分別,具有龐大而伸長的頭,頭呈褐色,堅固,並有兩隻巨型的大顎稱為額兵,口器特化而無法自行取食,需工蟻及稚蟻哺食餵養才能生存、不脫皮(熱帶地區,象白蟻亞科的兵蟻,大顎極小,變形成管狀或錐形,頭頂尖突如鼻,稱為鼻兵);由兵蟻頭部分泌有毒液體-酸性物質(蟻酸),可以腐蝕金屬,或穿透 磚牆及水泥縫隙。
白蟻中除無兵蟻屬(Anoplotermes)外均有兵蟻。
白蟻群體內非成蟲型的階級:蟻巢中尚有大量的卵、幼蟻、若蟲。
幼蟻指卵孵化後的一、二齡蟲,稚蟻指二齡以後的若蟻。
有翅芽若蟲在完成最後一次脫皮以後,即成為有翅成蟲。
各階級發育所需的時間和齡期不同,工蟻的發育約需一年;非生殖個體齡期大約需2個月(主要受溫度影響-高溫時齡期較短)。
白蟻幼蟻有4~6齡,也就是成到成蟲階段要脫皮4~6次,平均7次,在正常的巢群工蟻壽命可達4~6年;另有報告指出工蟻或兵蟻的平均壽命約二至三年。
1.白蟻的群飛:隨著蟻種與地區白蟻的群飛季節不盡相同
成熟的群體,每年在一定的季節出現大量的有翅成蟲,有翅繁殖蟻的分工與職責是分群繁殖,它們俱有完整的翅及有雌雄之別,尚未配對交尾,在原群體內不能產卵繁殖,為創始蟻王蟻后的前身。
發育成熟的有翅成蟲在蟻巢內等待三個月甚或更長的時間,一旦氣候(氣溫 、濕度、氣壓等)適宜,即由分飛口(孔)飛向燈光及開放空間 ;再相偕找尋適當的隱蔽場所築新巢,另創新棲群(台灣家白蟻一般在低於一個大氣壓、濕度85%以上、溫度21.7-29.4℃條件下分飛-約5、6月雨後居多)。
各種白蟻分飛時所需的外在條件不盡相同,在北臺灣黃肢散白蟻的分飛約在農曆春節前後的三月份(陽曆)。
熱帶地區的白蟻,氣候相當溫暖,群飛多在黃昏或夜晚;溫帶地區因夜晚寒冷,白蟻多於白天 分飛。
不論是溫帶或熱帶,白蟻的分飛,常是在雨後;雨後泥土較為鬆軟,有利於白蟻挖掘,建立新棲群。
亞洲地區,白蟻多於春夏雨後群飛;美國的太平洋沿岸,發生於秋天。
2.白蟻配對
有翅生殖蟻出現群飛,就是成千上萬,其原因係為適應生存環境、能增加配對及世代繁衍。
有翅生殖蟻配對:雌雄蟻在群飛 、翅膀掉落及築巢成功前,在白蟻天敵(捕食者)獵食殘存的雌、雄蟻,開始追求(公蟲追母蟲);當雌雄白蟻彼此中意後,相偕找尋適當的隱蔽場所築新巢,如鑽入泥土的細縫中、或樹木的地下部份、或潮濕木頭的裂縫、或樹皮下、或其他植物纖維內或附近空間,構築它們的新巢,建立一個新的棲群。
白蟻天敵:大部份生活在蟻巢外少部份寄生蟻巢內。
蟻巢內寄生的真菌、細菌、病毒,此微生物有些能引起白蟻疾病、致死、全巢覆沒,此外蟎類會寄生在白蟻頭部和身軀吸吮體液致死。
有翅生殖蟻群飛及翅膀掉落後,白蟻天敵環伺,在蟻巢外反擊力弱;易被捕食, 白蟻群飛吸引捕食者,成為捕食性動物獵食的對象。
在室外分飛的白蟻,尤其白天,每隻捕食的鳥類如麻雀或白頭翁等都是超精準的輪流捕食。
大島正滿研究發現,台灣常見之烏秋為白蟻的天敵,他認為白蟻防治中最有效又環保的即是大量飼養烏秋;雖未被採用,大島正滿也因此有「大島烏秋」的別名,並以白蟻天敵自勉。
每到白蟻群飛的時刻,螞蟻就很忙碌,一隻隻螞蟻的大顎,含著掉落翅膀的有翅生殖蟻;且在住家裡的蜘蛛,當白蟻誤陷蜘蛛網,蜘蛛就飽餐一頓。
此外,有蝙蝠、鳥類、兩棲類、蜥蝪、壁虎、步行蟲等,對有翅、無翅白蟻,更是趁機飽食,它們深知白蟻很好吃、營養-蛋白質含量比牛肉高!實際上有翅生殖蟻群飛,最後能達成配對存活下來的非常少。
白蟻體壁-薄又很軟弱-在蟻巢外反擊力弱,易被捕食,捕食者尚有:穿山甲、食蟻獸、針鼴、螞蟻、赤腹松鼠、白頭鶲等。
3.白蟻族群的開始
白蟻築巢後,它們還要接受環境的考驗,土壤的中土質或木材的濕度等及環境溫度、濕度都可能危及它們的生存。
白蟻建築新巢,約一個星期後,這一對白蟻才開始交配雌蟻受孕 (蟻王終其一生均可與蟻后交配,蟻王可能不會有外遇,但會有多蟻后,尤其是候補生殖蟻),婚配後約一星期開始產卵, 每日1~3粒,每交尾1次,可產卵15~30粒,卵孵化期約一個月(25日),都發育成工蟻,第一孵幼蟻,個體較小,由創始蟻王、后擔負清理蟻巢的工作及照顧、餵養-新孵化的幼蟻;等到第一孵的幼蟻發育為有能力照顧其他個體以後,蟻王、蟻后其育幼工作才轉交給工蟻或稚蟻。
此後喂飼蟻后、蟻王、兵蟻、幼蟻及所有巢內的營養工作都由工蟻或稚蟻擔負,蟻巢內的階級也按一定比例形成(白蟻築巢成功滿一年整個族群不足4位數)。
此時如地點合適,蟻后的生殖系統(卵巢及性腺)迅速發育,腹部逐漸延伸、膨大,蟻后的產卵速率開始增加,腹部充滿卵,成產卵器專司產卵,體型變的非當龐大。 蟻后卵巢性線及分泌物不斷的生長,體重約為兵蟻或工蟻的百倍以上。一隻蟻后成熟大約兩年,可活到二十五年之久;蟻后產卵,一分鐘可產卵6粒(另有報告:蟻后可日產卵2000個及8000個等)。
白蟻群體數量發展快慢,主要取決於生態條件是否適宜;特別是溫度、濕度、食物。
我們發現有白蟻(指臺灣家白蟻)時,白蟻約築巢成功滿2年以上,整個群體數約2、30萬隻,所以白蟻不是只有一點點而已而是您只看到一點點(冰山一角)。
4.白蟻群體成熟
臺灣家白蟻有翅成蟲築新巢到群體進入成熟階段約4~6年。
有翅成蟲配對後經發育的各個時期,當第一次出現有翅成蟲,即該群體己進入成熟階段;有翅芽若蟲完成最後一次脫皮後即為有翅成蟲,發育成熟的有翅成蟲在群體內等待在外界環境條件適宜時才婚飛 ,每年在固定季節出現大量有翅成蟲即有翅繁殖蟻。
幼齡與衰老的群體及群體生活處於不利環境下的群體-無法產生有翅成蟲。
抑制學說:白蟻階級的分化受蟻后(和兵蟻)分泌的費洛蒙(Pheromone)(及荷爾蒙Hormone)控制,這些抑制物質,在群體幼蟻間經相互餵哺進行傳佈,使幼蟻中生殖蟻及兵蟻的發育受抑制,當群體增大或是生殖蟻生殖力減弱時,對尚未分化的幼蟻有免受抑制的機會,發育成生殖蟻或其他階級 ,達到階級調節和平衡。
白蟻的階級分化現象,是在卵期以後的發育階段中,受到環境的影響才出現的,許多報告:白蟻階級分化與激素分泌有關。
五.白蟻與費洛蒙
費洛蒙為一種由生物個體分泌出體外,可引發或刺激其他同種個體,產生某些行為反應的揮發性化學物質 ;如性費洛蒙、聚集費洛蒙、警戒費洛蒙、領域費洛蒙、抗產卵費洛蒙、軌跡費洛蒙。
軌跡費洛蒙-工蟻以特殊的溝通方式,彼此經分泌(標示)的軌跡費洛蒙引導至各食物來源;白蟻的警戒費洛蒙-當白蟻受到高度的干擾時,白蟻會分泌警戒費洛蒙,兵蟻會用它們堅硬的頭撞擊硬物,發出喀嗒的聲響,急促的振動聲,於瞬間警告全體蟻群戒備而兵蟻前往危險的處所-進行防衛。
六.白蟻新陳代謝
影響白蟻成長發育的時間長短因素,與溫度、濕度的關係最為重大;合適的溫度17℃以上、濕度85%以上,在食物等環境因素不變,其新陳代謝相對較快,如呼吸的速率、取食量及脫皮。
一定數量的白蟻(亞棲群)約6~8週即可形成新的白蟻棲群(有候補生殖蟻又生生不息-使蟻群不致散滅);所以拆除後裝潢也要防除白蟻-白蟻可殘存在磚牆屋體中。
八.白蟻群體營養
1.工蟻:擔任群體營養的主要任務,是營養的供給者,其採集水份及食物。
白蟻是植食性的昆蟲,以植物的纖維素為主要營養物質,工蟻啃食食物吞入消化道內,經其體內共生生物消化,經完全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液體從口中吐出或肛門(腸道未端)排出(肛餵),餵養給無法自行取食的蟻后、蟻王、幼蟻及兵蟻,工蟻亦有用口相互餵食,同時吮吸彼此體表的分泌物。
因而巢內的化學物如費洛蒙(Pheromone)及荷爾蒙(Hormone)或無忌避性的化學物(如六伏隆)可在巢內迅速傳遞。當食物內的營養物吸收殆盡才排出糞粒,有些白蟻以糞粒及唾液混合為築巢材料(蟻道或蟻巢)。
白蟻群裡,高度特化的個體,如蟻王、蟻后、兵蟻以及第一齡的幼蟲必須倚賴高齡稚蟲及工蟻的餵飼(Sentricon就是如此瓦解白蟻社會分工)。如將高齡稚蟲及工蟻分離出來,它們將因自己無法自行取食、消化木材而餓死。
2.白蟻食物
白蟻以木材纖維素為食,大地及人類源源不斷的提供白蟻所需要的食物,地棲性白蟻能自原先已被真菌侵蝕過的木材,獲取它們所需要的纖維,據對Kalotermes屬及Reticulitermes屬的觀察報告,這兩屬的白蟻,主要係以木材及木製品為食,並以各種不同的真菌作為副食物。
據報告:地棲性白蟻較喜歡軟性的木材。
事實上,可能沒有木材是真正可以完全不受白蟻侵蝕者(在台灣紅豆杉也會被白蟻吃),在美國加州紅木(Sequoia sempervirens)的心材、美國南部的南柏(Taxodium distichum)以及某些種的杜松,據說可以抵抗白蟻侵襲。
此等號稱對白蟻具免疫性的木材,乃歸功於其能分泌溶滲出對白蟻忌避效果的成份,而能免於白蟻的侵襲。此種使木材具有抗白蟻特性的成份,其化學要素主要為二三松油精醇、油質、植物鹼、樹膠、松脂以及矽等成份。
白蟻通常並不咬蝕石灰、水泥或塑膠,但它們可分泌一些化學物質將其穿透;在實驗室地棲白蟻,會以灰泥或水泥為食。
3.白蟻取食區
白蟻是潛行性取食危害,白蟻族群是不斷找尋新的食物且啃咬-吃不停的怪獸-蟲,即使已經建立很多潛藏且正在使用取食區,仍不停的找尋並建立新的潛藏在建築物內層的取食區-即還有很多白蟻潛藏在建築物各處內層且不停的吃-但外層觀察無異狀。
1969年開挖一個台灣家白蟻的地下通道,顯示台灣家白蟻的地下通道5-117公分深,可長達140公尺涵蓋超過0.57公頃。另有報告:工蟻可離巢100公尺以上的地方覓食,深入地下5英尺 ;台灣家白蟻的地下通道可長達50公尺,0.3-3公尺深;50公尺的地下通道並不包含所有的地下通道系統,因為開挖不超過3公尺深。
依白蟻的活動、棲息場所及巢的構築材料區分有
1.木棲性白蟻:這類白蟻棲群棲息於木材內是單純木棲性白蟻,依木築巢與土壤沒有任何連繫,即在木材中築孔道,並只侵襲乾燥堅實的木材,因而又稱乾木白蟻。巢穴一般不大,巢簡單的在木材內啃出的孔道-平行排列的分枝狀態,如蛀蝕門框或抽屜木板或在木屋等築巢非合板材。
2.土木棲性白蟻:建巢地點選擇不嚴格可
a.在木材(乾燥木材、活樹或土中木材)內部築巢,也可在牆壁內、儲櫃內(或相似空間)等築巢,如家白蟻屬(Coptotermes)臺灣室內台灣家白蟻居多及散白蟻屬(Reculitermes)黃肢散白蟻次之,這類白蟻蟻巢(如在木材中或牆壁內、儲櫃內或相似空間築巢)其蟻道都能接到適當的水源(如濕土、潮濕處)以取得水份。
b.在土壤中築巢(自然環境中或有庭園住宅等)。
3.土棲性白蟻:依土築巢(可近樹根木材或完全不靠木材)這類白蟻是單純土棲性白蟻,將其蟻道伸展擴及廣闊的地下,或將蟻道延伸到地表,分:
a.地下巢-如歪白蟻屬(Capritermes)、黑翅土白蟻(台灣白蟻-姬白蟻室外常見)蟻巢深2-5公尺及黃翅大白蟻(Mastotermes barneyi),蟻巢與地表距離深淺不一深者可達2公尺。
b.地上巢-如土壟大白蟻(Macrotermes anandalei)、雲南土白蟻(Odontotermes yunnanensis) (Odontotermes)及土壟大白蟻(Mastotermes),在地上建蟻塚隆突地表上,有的可高達3公尺。
許多白蟻在蛀食木頭前,先以真菌播種侵蝕;白蟻身上常攜有真菌的孢子,此孢子會隨著白蟻的糞便或食物渣掉落在木材上。
據許多學者見解,如僅是木材,並不能供應白蟻所需要的所有營養份。白蟻常從真菌的菌絲上取得所需要的氮素,同時真菌可以提供白蟻所需的濕氣,且保持蟻道內固定的濕度;菌圃除了是白蟻食物來源還有調節蟻巢內溫、濕度功能。
但真菌更重要的功能,是提供白蟻所需要的蛋白質和維他命;因而在乾木材上有白蟻時,也有真菌的存在。白蟻必須仰賴真菌維生,真菌不一定要依靠白蟻;即白蟻棲群被消滅後,真菌仍能繼續生存 ,白蟻只是可協助真菌的散佈,並提供隱蔽場所及維持真菌所需要的濕氣。
有些種類的白蟻,尤其是分布在熱帶的白蟻,它們會培植真菌,用纖維食物去養育幼蟻。
真菌具特殊的化學物質,能強力的吸引某些種白蟻,且發現腐爛的木材對地棲性白蟻具有吸引力,並在此等腐爛木材的生存情況較佳;但白蟻亦可同時侵蝕及生存在堅實完好且缺乏腐爛、微生物的木材。
食用蕈類-雞肉絲菇-來自黑翅土白蟻(又稱姬白蟻)蟻巢的菌圃。
白蟻取食纖維素,但光靠白蟻本身不能完成消化纖維素全部過程,其腸道中共生的單細胞生物有:原生生物的鞭毛蟲、纖毛蟲、孢子蟲、肉足蟲及真菌等,上述微生物協助白蟻消化纖維素,轉化成白蟻可吸收利用的物質。
原生動物能分解白蟻啃吃的朽木,變成白蟻的營養物質。剛孵化的幼蟻,並沒有這種原生動物;須由工蟻供應已消化好的食物,其後再由食物及工蟻的排泄物中,引進原生動物到消化管,才能消化啃食的木質纖維素。
白蟻每次蛻皮,腸道內微生物隨著失去,須經由互相餵食或吞食其他白蟻排出的糞便,重新獲得共生物,白蟻除高等的Termitidae(白蟻)科外,幾乎所有較低等的白蟻,其消化道內均有大量的單細胞鞭毛原生動物,且尚有多數的變形蟲、細菌、螺旋體,以及各種不同種類的真菌。這些微生物都能分泌各種酵素,協助白蟻消化木質纖維碎片;如無這些微生物,白蟻將無法完成消化。
1.白蟻與溫度
全球各地,只要氣候溫和,白蟻可經年的活動 ;在冬季其新陳代謝較慢而已-它不冬眠。在嚴寒它們可能下移至霜線以下, 在酷暑的氣候裡,白蟻常鑽入地表下數尺深,或在樓板底層等,因其在地層下(或樓板底層),溫度比較穩定。(似放假-但它可沒流行斷食療法-只是新陳代謝較慢或到避暑勝地渡假去-渡假照常是要吃的啦!)
昆蟲的代謝功能常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因此在寒冷天氣,白蟻取食量及食物消耗量均滅少,同時成長的速度,脫皮次數及繁殖的數量也減少。
因此在冬天使用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需比效長的時間才能消滅白蟻族群;相對的在溫暖的環境,白蟻取食量、食物消耗量及脫皮次數增加,因此白蟻族群消滅時間較短,如專業養成、經驗、處理…情況理想,時間只要數週,在實驗室六伏隆在六星期可以殺死一族群白蟻(實際防治處理亦有個案在約六星期消滅白蟻族群)。
2.白蟻與濕度
地棲性白蟻隨著濕度的變化,上爬 下移,可深入地下5英尺;白蟻的蟻巢可能發現於建物下的土壤中,或在木材內等等 ,在乾旱流行的地區,白蟻亦會下移到濕氣較大的地段。
木材內有真菌存在時,真菌可提供白蟻另一濕氣(水份子)的來源,雖真菌會白蟻被吃掉,但真菌確有調節蟻道濕度的功能;乃因白蟻的活動範圍是幾呈封閉狀 ,且白蟻不用的蟻道及巢室(如堆置白蟻排泄的糞便)被封閉,此種封閉亦有助於濕度的維繫。
土木棲性白蟻(在台灣有台灣家白蟻、黃肢散白蟻)如有其他的管道,獲取所需要的潮氣水份,其棲群即使無蟻道與土地連接,它們照樣可以生存發展。如二樓以上的住家,屋內木材被雨水淋濕或水管滲漏,也可被土木棲性白蟻侵蝕;即可以在屋內木材上(或合適地點)築蟻巢,而不需與土壤連接,其他如有供水或排水的滲漏、冷氣的排水、雨水等。
3.白蟻與土壤
地棲性白蟻(如黑翅土白蟻-對濕度敏感故較不易入侵室內),其濕氣水份原本來自於土壤,因而棲群的生存發育, 受土壤的型態影響甚深。
在黏質土壤,濕氣水份被土壤顆粒緊密的束縛,白蟻很難輕易的加以有效利用。在砂質土壤裡,即使是水份較少,總濕度較低,因具有較多的自由水分子,可藉毛細管現象提供較多的濕氣水份 ;因而白蟻對砂質土壤的濕氣要比黏質土壤能更加的有效利用。
4.白蟻與干擾
白蟻的活動取食常因環境的因素影響 、干擾而移轉到其不受干擾的地方 ,除了環境的自然因素溫、濕度、土壤狀況及天敵等外,還有暴風雨的侵襲威脅與迫害;人類行為的影響,包括取食環境的干擾及藥劑干擾及人類對建築物的維護的影響。
5.白蟻與聲音
白蟻無法聽到蟻巢鄰近的聲音,除非蟻巢被敲擊;當有警報時白蟻分泌警戒費洛蒙,兵蟻會用它們堅硬的頭撞擊硬物,發出喀嗒的聲響,急促的振動聲,於瞬間警告全體蟻群戒備。
白蟻那裡來的呢?
1.白蟻走路來(在土壤或隔壁樓上下的白蟻 ,經取食蟻道來到您家取食危害)
2.白蟻分飛後(5、6月的大水蟻-飛蟻)在您家築巢(白蟻與您同居)
白蟻是世界性的害蟲,特別是熱帶、亞熱帶地區,白蟻啃食纖維素,農林作物首當其衝,在臺灣路樹及山區林木也常可以發現白蟻的蹤跡。富含纖維素的書籍、紙張、布料等文化財,常遭受白蟻啃食,如存放地點如較潮濕且鮮少翻動。
建築物遭受白蟻侵害,不論是磚、木、水泥部份無一倖免,嚴重時會造成房屋倒塌;尤喜於木構與水泥交接處(如門、窗上方空間、橫樑與牆等)築巢,有翅成蟲還會由通風口…等,進入大樓,在浴廁間、儲櫃、地板…等築巢。
交通電訊、電力設備亦常遭白蟻侵害,白蟻啃食木製品外,連電線、漆包線也不放過,地下電纜等因白蟻啃咬破壞,造成電訊中斷、電線短路→造成慘重損失如竹科園區。
依中研院周延鑫博士研究報告:白蟻會分泌甲烷氣,對人体眼睛有刺激作因此長期居住在白蟻污染區,對人体健康是有不良影響 。
白蟻防治,應該要有預防為主及綜合防治的觀念
白蟻入侵築巢的生存條件 :地棲性白蟻必須在濕木材及濕土壤的環境才能築巢成功 ,減少此一條件可為預防白蟻為害的一環。
一. 房屋建築前:
1.先對建築基地調查和清理:清除工地上的樹木、朽木及蟻巢,及進行土處理,利用藥劑殺死現存的白蟻及阻絕白蟻將來進入屋內。
2.預防土壤與木材的直接接觸:大部份的地棲性白蟻都由接觸到地面的木材開始為害;此木材通常較潮濕並腐朽、發霉,有長菌的木材又可引誘白蟻。
3.建物的木材必須離地面50公分以上 ,並保持通風、乾燥;若木材必須接觸地面,應使用經防蟻處理的木材。
4.在木材與地面之間,以殺蟲劑建立化學阻絕帶,以防止白蟻通過。
二. 裝潢前(白蟻防治):
1.白蟻可殘存在磚牆屋體中或隔壁鄰居(樓上下)白蟻,會因覓食到您的房地產,為預防白蟻入侵及消滅白蟻殘存的亞棲群-(在一定數量 的白蟻)約需6~8週即可形成新的白蟻棲群(有候補生殖蟻-又生生不息);所以裝潢拆除後必須防除白蟻。
2.採用建築結構的可能措施,以利結構的木材保存,保護木材免受水份的影響,並在不影響結構下,加強通風
3.處理裝潢使用的木材,殺死木材的蛀蟲,並在木材表面形成保護層,防止未來白蟻的侵害
4.選用抗蟻性、耐候性較佳的木材材種。
三. 已完工的建築物:
在每年白蟻分飛(向光性)時防止白蟻進入,並消滅飛來的有翅成蟲,預防新族群的產生;或在室外以燈光誘集,燈下放置水盆,有翅成蟲會跌落水中而淹死 。
管線水份滲漏水問題需隨時注意防患有狀況應立即徹底修護(如浴室、廚房、頂樓平台、外牆)。
1.環境整頓:(環境管理)清除與改變蟲害的環境;『環境通風、乾燥、透光』
2.減少潮濕(水份或濕度)來源:管線漏水問題需隨時注意防患立即徹底修護(如浴室、廚房、頂樓平台、外牆);地下白蟻在取食活動後,更需補充水份,發現木材受潮發霉腐朽,應迅速更換。
3.屋舍內外牆邊、牆角、門框、窗框等裂縫修補,減少入侵築巢成功的可能。
4.木構防止腐朽措施的根本原則,是木結構通風良好,使結構即使受潮,也能即時風乾,保証木構件在使用期間的含水率始終控制18%以下。
5.在多雨的季節,當濕度到達80%以上,在可密閉建築內使用除濕機,以降低濕度。
6.設低壓鈉氣燈泡於室外,並於白蟻分飛期間使用,以減少白蟻入侵,低壓鈉氣燈具優良,防飛行昆蟲效果。
7. 亦可室外設電擊殺蟲燈,以利引誘周境分飛白蟻加以擊殺。
8.屋內發現工蟻取食蟻道及白蟻危害時,必需及時除白蟻。
白蟻防治不易乃
1.白蟻是潛行性危害取食-白蟻取食習性,大部份在木材內層蛀食,外層觀察無異狀,且肉眼看見的危害部份一般只是小部份,實際上 白蟻取區有很多處(以微波白蟻偵測器偵測白蟻,當白蟻剛好沒經過就無法偵測出白蟻)。
2.白蟻有候補生殖蟻的機制-只要殘存一定數量(約40隻)的白蟻(亞棲群)約需6~8週即可形成新的白蟻棲群(有候補生殖蟻又生生不息);所以拆除後裝潢也要防除白蟻-白蟻可殘存在磚牆屋體中。
3.白蟻防治藥劑常受劑量決定毒素的影響-如芬普尼俱緩效性及無忌避性,但據蘇南耀博士的實驗顯示該藥劑有效殺滅白蟻的範圍為5公尺,範圍外白蟻依然存活;即劑量決定毒素造成藥效無法有效的轉移(到其他白蟻)和同一化(產生相同的殺滅效果-對白蟻群族)。
我們常用的合成除蟲菊殺蟲劑、植物精油(樟腦油)、漂白水、白蟻油、水蒸式殺蟲劑…等也無法跳脫劑量決定毒素的魔咒-即噴到藥劑的白蟻有效-沒噴到的-殘存白蟻又因候補生蟻的機制恢復原有規模。
白蟻專家:您可能對白蟻了解不少,但您是白蟻專家嗎?如果不是還是交給白蟻專家!
中華除蟲股份有限公司-我們是您受白蟻為害時最好選擇!
當有白蟻常看到的是
拆裝潢→拆除遭受白蟻侵害裝備:當建築物遭受白蟻侵害,不論是磚、木、水泥無一倖免,拆除遭受白蟻侵害裝潢,只是目前眼不看為淨而已,日後(約半年~一年)在白蟻會感謝您的糧食提供,再來危害;它不會感恩圖報 !
想一想!只要有50隻白蟻存在,候補蟻王、后兩個月就可形成,拆不一定有效的啦!白蟻可殘存在屋體磚牆中。
白蟻DIY!自己賺(處理白蟻)可能白忙一場;且小部份危害拖成慘重受損,而得不償失→嘜鐵齒啦!
白蟻就在您身邊:以看到白蟻分飛的房子為圓心,直徑一百公尺內有蟻窩;並且是蟻窩群,至少有一百萬隻白蟻在附近活動,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以上為蘇南耀博士所提警訊!
白蟻防治需專業知識、特殊的工具、技術,更需足夠的專業養成
白蟻防治不易在:白蟻防治過程中牽涉到1.人員2.白蟻3.藥劑4.土壤與建築物結構之間的相互關係與互動,所以白蟻防治成敗無法以簡單或單純的理由來解釋。
白蟻防治專業技師(病媒防治人員有病媒防治業專業技術人員、病媒防治業施藥人員-不一定俱白蟻專養成)專業養成應對白蟻生態習性、白蟻防治藥劑的特性(特滅多,六伏隆等)、白蟻所處土壤與建築物結構形式深入了解。
如何防治白蟻-白蟻防治方法、白蟻防治藥劑或產品不能當作神
無論Sentricon,芬普尼(特滅多常被強調無忌避性、具緩效性及滅巢效果等)或任何產品,白蟻藥如何好用,如液體殺蟲劑使用後,其藥劑接觸白蟻的過程是不可見的-也就是說是否完成預期效果要時間証明,故對何白蟻防治工法,藥劑與產品都「不可當做神-以為無所不能」,以芬普尼(特滅多)滅巢之說為例,據蘇南耀博士的實驗顯示,在該藥劑超過5公尺的白蟻就無法消滅。俗語說:
一樣米飼百樣人,正確的認識和使用白蟻防治方法,白蟻防治藥劑與產品仍然是必須的。白蟻防治首先要知道防治的是什麼白蟻,白蟻防治步驟除了蟻種鑑定外,尚需依標的環境規劃專屬的白蟻防治計劃。
如用何種白蟻防治方法防治白蟻?用何種白蟻防治藥劑?何種施藥器材?人員養成(白蟻專業防治技師-不是病媒防治業施藥人員或病媒防治業專業技術人員)、稀釋的藥劑濃度是「藥劑多少:水量多少」,如何將藥劑有效的分佈在防護區等都會影響到整個白蟻防治的執行成效。
一.阻隔帶防治法:
地棲性白蟻喜食潮溼木構,白蟻防治需針對它的習性及生態了解著手,在建築物的木材、泥土中、白蟻群落之間,建立水平及垂學防線。傳統防治蟻巢的清除甚為重要,唯實務不定能找到;蟻巢常見的位置為木構與牆身、樓地板交接處如橫樑與牆交接處等。
1. 土壤處理-地坪阻絕(藥劑)帶處理法(水平化學防線)有:土壤灌注法、回填處理法、土壤埋管法
2. 屋體(牆壁)阻絕帶處理法(垂直化學防線):在木造構件與非木造構件間(牆壁)間隙注入殺白蟻稀釋劑,以形成阻絕(藥劑)帶, 防止白蟻入侵或擊殺入侵白蟻。
3.木質構件防治:以白蟻稀釋劑,注入白蟻群落中或受侵害木材中白蟻棲息處。
如何有效防治白蟻!
1.殺蟲劑不易觸及潛行危害的白蟻,所以要鑽孔再以白蟻防治藥劑(液體殺蟲劑)灌注擊殺;白蟻分布範圍並不易精確知悉(如微波白蟻偵測器,當白蟻剛好沒經過就無法偵測出白蟻),所以要依白蟻覓食、取食分佈習性(及白蟻危害處-活動頻繁地點)全部鑽孔灌藥。
2.為了防止樓上下及鄰居、隔壁白蟻入侵及可能的漏網白蟻,所以要建立藥劑帶阻隔及全部鑽孔灌藥。
–如何鑽孔?
–白蟻防治專業技師必須在防治效果與美觀求取一個平衡點,不能為防治效果到處鑽孔,更不能為了美觀需鑽孔而不鑽孔,所以白蟻防治是藝術不是技術。
台灣地區年平均氣溫22℃-23.8℃,而年平均相對濕度78%-85%,在此溫濕度條件下,木材的平衡含水率約為17%,在多雨 的季節,木材平衡含水率可達25%,接近木材纖維飽和點,是微生物與蟲蟻極適合的生存條件;蟲蟻防治應是在蟲蟻的存在、 建築物的木構保存、藥劑對人類健康及環境的潛在不良效應三者間求得一平衡點,主要目的應是防止白蟻危害,藥劑對人類健康及環境有潛在不良效應,宜先考慮使用建築設計來排除地棲性白蟻,此外整合各種方法(整合預防白蟻及綜合防治措施,採用更低低毒藥劑),讓白蟻防治對環境生態及人類影響最小,無論使用何種方式均需對其造成環境衝擊與生態影響詳加評估。(面對害蟲殺蟲劑有時是必要之惡)
白蟻防治後不會再有白蟻嗎?
房地產對人類來說種類有很多,但對白蟻只有:1.現在正被白蟻吃-危害2.未來被白蟻吃3.有藥劑毒性存在(鑽孔灌藥後)暫時不被白蟻吃,例外的是除非您的房子近南北極如阿拉斯加太泠就無白蟻。
居所受到白蟻危害(白蟻木材內層取食-潛行性危害),白蟻 是不會通告我們;等發現白蟻危害時,已造成相當程度的損失 ;白蟻防治需找合格具豐富經驗的白蟻防治專家,如
中華除蟲股份有限公司,才能減少因施藥對裝潢等造成的衝擊,達到防治效果,保障居家安全。
若顧忌藥品殘留、造成二度污染、傷害,革命性的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由享譽國際「白蟻專家」蘇南耀博士 研發的Sentricon 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它初始的拯救『自由女神』事實廣為人知;依地棲性白蟻生態、行為、習性的了解為基礎,配合道禮公司的六伏隆-幾丁質合成抑制劑研發出來的最 環保的產品;工蟻取食後因脫皮受抑制,工蟻無法脫皮死亡,其餘兵蟻、蟻王、蟻后…等因無法取食餓死而完成整巢的消滅白蟻族群。
白蟻與您同居的問題解決了嗎?
二、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 回上方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及專家研發,白蟻防治有了新方法→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Sentricon* Colony Elimination System)Sentricon是利用白蟻生態、行為、習性等(工蟻有脫皮、互相餵食及負責餵食兵蟻、幼蟻、蟻王、蟻后) 為基礎配合道禮公司的六伏隆-幾丁質合成抑制劑研發的革命性的技術。Sentricon System使用含有六伏隆(Hexoflumuron)的餌劑餵食白蟻,因六伏隆是一種昆蟲生長調節劑,可以抑制昆蟲的脫皮,工蟻取食餌劑後無法脫皮而導致死亡,整個族群因而被消滅,這是根本解決白蟻問題的治本方法
目前常為消費者接受使用,逐漸取代傳統的灌藥!
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Sentricon* Colony Elimination System)為目前最安全、有效、環保的白蟻防治,因能將整個蟻巢的白蟻族群消滅,是根本的消滅而非化學阻隔帶法的治標→防止、限制、殺死部份活體。
白蟻族群消滅後,Sentricon System可持續偵測白蟻是否再侵入 ,當有白蟻入侵能及時消滅,防止地棲性白蟻的肆虐;對別墅、居家建築、古蹟、寺廟、教堂、大木搆建築物等現有白蟻問題的解決或可及早發現白蟻入侵,及早消滅白蟻-防止地棲性白蟻的肆虐特別適合。
白蟻是很營養的,蛋白質含量比牛肉還高!來一盤!如何?
白蟻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和災害性的破壞作用,長期吸引人類濃厚的研究興趣;白蟻參與平衡森林生態系統,促進自然界的物質循環→白蟻分解林地中的倒木,倒木被分解後所含的養份可再進入地球物質能量循環中。
白蟻在分解者的扮演上有著稱職的表現,所以白蟻活動領域擴大至人類居所或人類的物業才是害蟲
後記:文稿若有錯誤,敬請先進專家不吝指正,撰稿人:李全成
本頁白蟻照片由撰稿人拍攝
白宮與自由女神白蟻問題白蟻防治傳統技術白蟻危害Sentricon*源起 昆蟲生長調節劑
保護房產不被白蟻危害專線:(02)2532-0000
有效 環保 安全 實在好 的
Sentricon* Colony
Elimination System蟻巢滅
白蟻族群消滅系統
顛覆傳統白蟻防治新工法
白蟻新剋星
滅蟻能(Recruit Ⅱ/AG)
蟻巢滅系統防治白蟻
居家、辦公室等白蟻的
最佳選擇!
有效:使用餌劑,能徹底完全有效的-消滅整個族群白蟻的先進系統,不再留下殘存的白蟻,成效最好!
安全:只用少量昆蟲生長調節劑-六伏隆為藥餌,只針對白蟻有效,對人類、寵物、草木安全無慮。
環保:對環境衝擊小,獲得美國2000年綠色環保獎,並有環境影響評估的實驗報告,證實是最環保的藥劑。
實在好:非傳統化學液體藥劑的鑽孔灌藥,不大肆大破壞木質裝潢,符合文資法嚴格要求-保持古蹟原形原貌,以此規範用住家等更安全放心;干擾降至最低,作息活動完全不受影響。
蟻巢滅系統(Sentricon* Colony Elimination System)捕蟻站型式
‧地上型捕蟻站-可單獨或合併地下型捕蟻站使用
–由堅硬的塑膠外盒及地上型滅蟻能-白蟻餌劑所構成,並有可移動的封蓋
‧地下型捕蟻站-由數個組件所構成
–捕蟻站的外殼-它有許多開口,能讓白蟻進入
–土壤封面-用來套上捕蟻站的外殼
–頂蓋-附加在捕蟻站外殼頂端-是用來防止未經認可的昆蟲進入捕蟻站內部
–取出器及偵測木材
–地下型滅蟻能白蟻餌管-其裝置是根塑膠管及地下型滅蟻能白蟻餌劑所構成
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消滅白蟻
‧ 不大肆鑽洞
‧ 不灌大量化學藥劑
‧ Sentricon以白蟻生態、習性為基礎,由合格的專業技師監測、及白蟻自行(補給)遞送-高度鎖定目標的特定餌劑(白蟻脫皮過程時的幾丁質合成抑制功能)並適時補充餌劑,達到消滅白蟻族群且以持續監測來防衛家園的目的,正如同保全系統一般。
滅蟻能(Recruit Ⅱ/AG)
許可證字號:環署衛輸字0483號
品名:滅蟻能(Recruit II AG)
有效成分及含量:六伏隆(Hexaflumuron)0.5﹪
性能:防治白蟻(在臺灣防治台灣家白蟻、黃肢散白蟻)
蟻巢滅系統如何有效防治白蟻?
‧ 蟻巢滅系統(Sentricon* Colony Elimination System),是依據工蟻覓食、取食的行為來設計 ;工蟻覓食、取食有兩種特殊的行模式。
1.隨機不斷的覓食-即使已經有多的食物來源,仍不停的建立新的取食區。
2.逢機取食-工蟻取食無定點取食現象,取食後留下蹤跡費洛蒙,其他白蟻,會依循蹤跡費洛蒙跟隨取食。
工蟻受昆蟲生長調劑-六伏隆的影響情形
‧工蟻接觸Sentricon餌劑,取食Sentricon餌劑,並將餌劑帶回蟻巢,餵養其他無法取 食的白蟻階級、或相互餵食。
‧當白蟻蛻皮時,餌劑中的昆蟲生長調節劑-六伏隆開始發生作用,使其無法完成蛻皮而死亡。
‧蟻巢中依賴工蟻餵養的其他成員,則因為無工、稚蟻餵養導致白蟻族群瓦解。
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概述
保護房產不受白蟻侵害的好方法-蟻巢滅系統是一種革命性的方法,即使只專注在施藥上就能在整個防治模式有完全的轉變,合格的技師能從施藥和檢查,而進展到消滅所有白蟻族群,這種技術能使白蟻無法製造問題,並且直搗問題的來源,在處理地棲性白蟻上是具有革命性-蟻巢滅系統顛覆傳統的技術作法,Sentricon運用害蟲綜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是一種完全嶄新的技術。
Sentricon結合環境管理,並以降低經濟、健康、環境風險的一種永續白蟻管理,以最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及時機,來消滅危害的所有白蟻族群,並對非標的生物(non-target organisms)及環境最少危害。
處理病媒、害蟲防治時,要儘量減少環境污染,空間噴灑是立體的污染, 必要才使用;殘效帶狀處理是面的污染,而毒餌施放,即使有污染,是屬於點的污染 。
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Sentricon* Colony Elimination System)是利用白蟻生態、行為等(工蟻有互相餵食、脫皮及負責餵食兵蟻、幼蟻、蟻王、蟻后)為基礎;配合道禮公司的六伏隆-幾丁質合成抑制劑,研發的革命性的白蟻防治方法。
蟻巢滅系統使用含有六伏隆(Hexoflumuron)的餌劑餵飼白蟻,六伏隆是一種昆蟲生長調節劑,可以抑制昆蟲的脫皮,工蟻取食餌劑後無法脫皮而導致死亡,整個族群因餓死而被消滅,這是根本解決白蟻的問題;為 消費者者採用,而逐漸取代傳統的灌藥 。
六伏隆對哺乳類動物的毒性:非常低,口服半數致死量超過5000毫克每公斤體重,只對會脫皮的昆蟲有效,沒有味道,也沒有刺激性,對哺乳類可說幾乎無毒。
一公克的六伏隆通常就能消滅一族群的白蟻,蟻巢滅系統只在發現有白蟻時才放餌劑,不像傳統阻隔帶,不管有無白蟻都要注入大量化學藥劑而且每隔 約2年要重複灌藥,污染環境。
地上型及地下型捕蟻站的使用:
檢查:放置及埋設捕蟻站之前要先徹底檢查建築物內外白蟻活動情形
地上型捕蟻站(餌劑):貼在蟻道等有白蟻的木製品或可能有活體白蟻的處所,供白蟻取食,安裝好地上型捕蟻站後,需定期檢查 及補充必要的白蟻藥餌,到完成白蟻族群消滅。
地下型捕蟻站:定點沿建物四周土壤每3公尺(或必要地點)裝置一組地下型捕蟻站,將偵測木材放入 地下型捕蟻站,定期檢查偵測木材,當有白蟻取食偵測木材,收集取食白蟻放入地下型餌管,再把餌管放入地下型捕蟻站內供白蟻取食,並定期檢查,適時更換白蟻藥餌,直到白蟻族群完成消滅。
維持無白蟻
保護您健康與財產是經由
1.偵測有無白蟻:中華除蟲股份有 限公司,必要時以國內外最專業的先進、精密白蟻偵測補助器-微波白蟻補助檢測器檢查貴府白蟻。
2.消滅整巢白蟻族群:地上型及地下型捕蟻站,可單獨或配合使用,不用在漂亮的 裝潢到處鑽孔→不破壞裝潢;不用大量灌藥→白蟻餌劑不是一般的殺蟲劑,沒有藥劑味道-臭味、刺激性 ;不污染環境、不須大肆搬動衣物、廚櫃、傢俱等即可有效的消滅整巢白蟻。保護您的財產與健康
3.預防性的保護(可持續性的偵測白蟻活動,及早發現白蟻為害):原來的白蟻巢消滅後,其他的白蟻有可能再侵入,您每年只 需花裝潢費中的少許白蟻防治費用就可高枕無憂,不用擔心愛的裝潢受到白蟻為害→保護財產。如您安裝蟻巢滅系統, 我們可定期的為您作檢查,持續保護免受白蟻肆虐。
消費者家裡有白蟻自己可以DIY-使用蟻巢滅系統嗎?
答案:一般人對白蟻不是很了解,還是由合格的專業技師(人員)處理。
蟻巢滅系統試驗與上市
蟻巢滅系統在美國數州及夏威夷的各種環境下,成功的消滅全部重要的地棲性白蟻品種;美國農業森林服務處 ,知名大學研究人員和病媒防治人員已經完成眾多田間試驗,防治已遭白蟻為害的建築。
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是世界性產品,Sentricon在美國于1995年上市、日本、澳洲、菲律賓、新加坡及香港也陸續上市,台灣也在2000年8月正式上市,最有名的例子是美國自由女神下方的博物館、夏威夷前王宮→現在的博物館,美國白宮及美國許多州的博物館及數以千萬計的住家,都使用Sentricon而完全解決困擾數拾年或百年以上的白蟻問題。目前Sentricon已是 消費者選擇使用的趨勢,逐漸取代傳統的鑽孔灌藥。
台灣從1996年開始試驗蟻巢滅系統系統以防治台灣家白蟻(Coptotermes formosanus)及黃肢散白蟻(Reticulitermes flavipes),台灣家白蟻是危害台灣各地古蹟和住家的重要害蟲,多年來 蟻巢滅系統已成功防治:文物館、圖書館、古蹟、別墅、住家…等白蟻,證明Sentricon在台灣不論是住家或古蹟都可以有效消滅白蟻,在消滅白蟻後 可繼續偵測,一有白蟻再侵入,能及時發現加以消滅,長保古蹟、住宅不再受白蟻肆虐。
蟻巢滅系統的作用機制→幾丁質合成抑制
1.干擾幾丁質合成酵素
2.打斷脫皮過程
3.白蟻無法脫去舊外骨骼而死
4.六伏隆是唯一的幾丁質合成抑制劑-經試驗、使用證明能有效防治重要的白蟻品種 。
綜合害蟲防治:
一.檢查建物木材是否直接處觸土壤 ,建議屋主做適當的1.通風2.建築結構修改。
二.建物下方及四周木材碎屑 等各式木材,移除→減少生存條件。
三.移開被白蟻為害的木樁或柴堆,避免直接接觸建物→接觸感染 。
四.檢查潮濕的來源:不當排水、水溝、屋頂裂縫、導水管、水管,建議屋主維修→減少白蟻水源取 。
中華除蟲公司蟻巢滅系統的特色及優點 :
經美商道禮公司㊣統授權程序認可,有熟練技術和訓練標準,提供專業的蟻巢滅系統服務。
有效-可完全消滅整巢白蟻,無須在屋宇內部、地台鑽洞。
在屋宇建成前後皆可安裝,並可連續監測。
提供連續的保護,帶來舒適的環境,解除白蟻對室內裝潢破壞的潛在威脅。
美國白宮使用
白蟻問題:1998年2月在白宮西廂房發現地棲性白蟻,那時在離橢圓辦公室30呎有紛飛白蟻。白蟻是由地下穿過水泥地裂縫,破壞上面的木材,雖然建築物沒有大破壞,但是窗戶下及地板卻有發現破壞現象。為了保護建築物,防治白蟻工作須立刻進行。
問題解決:一家被道禮公司認可的白蟻防治業者於1998年4月在白宮四周埋設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地上型滅蟻能白蟻餌劑也被置放在建築物內部有發現白蟻的地方。
展望:白蟻相當活躍的在地上型滅蟻能白蟻餌劑上取食。在白宮前面、後面及旁邊的地下型滅蟻能白蟻餌劑亦有白蟻取食。蟻巢滅的捕蟻站將放在白宮持續偵測有無白蟻,以保護建築。<1998年12月>
自由女神像之博物館使用
白蟻問題:白蟻被認為可能是1986年女神像整修時被帶進來的。1994年第一次檢查到有白蟻,白蟻危害年年惡化。白蟻分飛每年春天都會發生,一度造成神像下的博物館暫時關閉,白蟻破壞展示箱,威脅歷史文件和器物,雖然這些文物沒被破壞,但白蟻防治必須即刻進行
問題解決:國家公園管理處選擇使用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以永久根絕白蟻為害。他們選用蟻巢滅系統主要是不用在地板或牆壁鑽洞,地上型滅蟻能白蟻餌劑直接貼在內部有白蟻為害處和地下型捕蟻站配合,以保護展示箱內的物品。
展望:三年來,第一次在春天沒有白蟻分飛,蟻巢滅系統到1997年7月,共花十三個月消滅幾個白蟻族群。
白蟻危害自由女神像,已被蟻巢滅系統消 滅
白蟻防治傳統技術:是建築物和白蟻一起保護 ,自1940年代起直到1995年止,白蟻防治方法(幾乎所有防治地棲性白蟻的處理方法)都是在建築物及四周的土地施放大量液體的殺白蟻稀釋劑,形成化學品屏障- 阻隔(藥劑)帶,使得白蟻無法侵入,但對白蟻族群卻常一點影響也沒有(消滅白蟻約5公尺),而且這種方法存在許多的問題包括 :
1.在大片土地及建築物複雜的狀況下設立不中斷屏障的困難度(白蟻可避開液體白蟻防治藥劑處理)。
2.大量液體的白蟻防治藥劑(有害物質)的使用-環境的負擔(對人類健康及環境有潛在不良效應),建築物的破壞(大量鑽孔及增加含水率-液體白蟻藥),
3.白蟻越驅除,防治區以外(5公尺外)的白蟻分佈越廣-造成整個地區性的分佈效應,致自然生態體系失衡-白蟻天敵一起消滅。
蟻巢滅系統-Sentricon TM系統與一般化學品屏障(阻隔-藥劑帶)法相比,明顯減少有害物質的使用量,因此實質降低了對於人類健康及環境的潛在不良效應。
白蟻藥劑帶(鑽孔灌藥)VS.蟻巢滅 :Sentricon的絕活就是消滅白蟻-把依附在建築物及其土壤(兩者或其中之一)的白蟻族群消滅,讓它們根本就不存在 ,它們不存在就完全無法危害建築物等 ,消除白蟻威脅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建築物環境無白蟻-無白蟻不會威脅建築物。
史前無例的先進技術蟻巢滅系統:可及早 發現白蟻入侵,及早消滅白蟻-防止地棲性白蟻的肆虐或解決現有的白蟻問題。
–結合消滅白蟻族群及持續性長期保護(防蟻)的技術
‧這代表著蟻巢滅系統-能對抗每年白蟻造成的12~15億美元財產損失(美國)
‧每一年約有多達150萬個屋主會面臨白蟻問題而尋求 白蟻防治方案(美國)
滅蟻能-白蟻藥餌(白蟻餌劑):蟻巢滅系統中所使用的滅蟻能白蟻餌劑-能消滅主要的地棲性白蟻所有的族群(臺灣家白蟻、黃肢散白蟻等)
‧滅蟻能白蟻餌劑含有藥效緩慢的六伏隆
‧滅蟻能餌劑由工蟻及稚蟻的取食、餵養及相互餵食而散播到整個族群
‧它的緩慢藥效且白蟻族群無法察覺到(無忌避作用及無拒食現象)
‧六伏隆藥效的快慢與劑量無關
–1隻白蟻無論牠消耗多少量的六伏隆,藥效要到白蟻脫皮時才會表現出來,這種特殊的藥劑特性可以防止白蟻死在餌劑上或靠近餌劑的地方,以免造成白蟻的拒食而降低藥效 。
‧亦即藥效能有效的轉移和同化,六伏隆藥劑的特性就是有效的轉移和同化 。
‧結果就是整個白蟻族群被消滅
蟻巢滅系統和白蟻防治傳統方法比較 | |
蟻巢滅系統 | 白蟻防治傳統方法 |
不大量鑽孔、不影嚮裝潢。 | 大量鑽孔、影嚮裝潢 |
只在發現有白蟻時才使用白蟻餌劑。 | 不論有無白蟻都要灌注大量液體白蟻防治藥劑。 |
徹底消滅白蟻族群。 | 不一定能消滅白蟻 |
白蟻藥餌沒味道、沒刺激性。 | 白蟻防治藥劑常含有溶劑等,多少有刺性 |
昆蟲生長調節劑-六伏隆,對人幾乎無毒。 | 白蟻藥劑,屬中毒或低毒。 |
榮獲美國綠色化學獎-最環保的產品。 | 灌藥對人與環境有潛在的不良效應。 |
白蟻消滅後,可持續偵測,保護建築物不受白蟻肆虐。 | 每隔2~3年需再灌藥。 |
消滅白蟻族群約需2~3個月(25℃以上氣溫), 白蟻取食餌劑脫皮時,族群開始滅少。 | 可能消滅防護區(約5公尺)白蟻約需15~30天 |
白蟻危害:
1.白蟻的主要營養來源是纖維素,如木材、書籍、紙張、布料等。
2.沒有任何一種木材,可免於白蟻的攻擊。
3.白蟻也破壞一些金屬,如鉛、銅、鋁;還有柏油、塑膠管、結緣板、地下電纜等。
白蟻入侵途徑有:
1.走路來(蟻道):白蟻地下主巢或地上的蟻巢經牆壁裂縫、水及電的管線入侵。
2.分飛築巢:分飛的白蟻(飛蟻-大水蟻)經由窗戶、牆壁裂縫、水電管線入侵築巢危害。
滅蟻能(Recruit II/AG)Sentricon* Colony Elimination System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源起
-美國University of Florida(佛羅里達大學)的Nan-Yao Su(蘇南耀-原居屏東里港)教授在1980年代的研究重點在於尋求白蟻誘餌替代品,鑑定出成功的白蟻誘餌毒物所需之特徵。
-在測試多種誘餌化合物後,在1980年代末期,一種幾丁質合成抑制劑-六伏隆(Hexaflumuron) (分子式C16H8Cl2F6N2O3),被發現會造成抑制蛻皮的效果的獨特性質,而產生散白蟻(R. flavipes)和台灣家白蟻(C. formosanus)的延遲死亡,而確定其為防治地棲性白蟻群族的絕佳選擇。
-實地試驗利用六伏隆(Hexaflumuron)餌劑-早期的六伏隆藥餌實地評估研究:利用典型的做記號再重新捉回的程序,以建立餌站和監測站互相連絡的關係,接著在餌站施放藥餌,當白蟻活動減低,並且在相互連絡的監測站已無白蟻(Su 1994,Chambers和Benson 1995,Demark等人1995),此時放置藥餌的族群被假設已消滅。
-白蟻族群被消滅後,仍然維持一段期間無白蟻,這個假設變成更具說服力-放置藥餌的族群被消滅。
-這些結果導致-第一個白蟻藥餌產品-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Sentricon* Colony Elimination System),在1995的商品化。
-利用相同的步驟-在互相連絡的餌站施用藥餌,並且檢測未施藥餌站的效果,無數的野外研究一再的證實,地棲性白蟻的族群被蟻巢滅系統消滅;並且研究人員在施用六伏隆(Hexaflumuron)藥餌之後,挖開地下蟻巢(Yamauchi等人,1977)或蟻塚(Lenz等人,1996;Peter和Fitzgerald,1999),證明地下蟻巢或蟻塚遍佈死亡的白蟻,因此更進一步地證實-放置藥餌的族群被消滅了 。
昆蟲生長調節劑
-要管理台灣家白蟻的族群,一種控制工具可以殺死整個族群是需要的。
-昆蟲生長調節劑的作用機制基本上與代謝抑制劑是不同的,它與白蟻取食量無關,因此在餌劑中使用昆蟲生長調節劑,可以跳過(脫)利用代謝抑制劑實地試驗所觀察到的致死時間與劑量相關的難題。
-有兩類的昆蟲生長調節劑曾經做過白蟻的測試,青春荷爾蒙類和幾丁質合成抑制劑
1.青春荷爾蒙-青春荷爾蒙類曾經被假設會誘導過度產生兵蟻,可能可以用來切斷白蟻族群的完整性,而造成整個族群的毀滅(Haverty 1977)。
–一篇文獻報告(Su & Scheffrahn 1990)顯示青春荷爾蒙類可能對兵蟻比率較低的散白蟻(1-2%, Reticulitermes spp.)容易造成誘導過度產生兵蟻,而比較不容易發生在台灣家白蟻(兵蟻比率10-20%)。
–因此到目前為止,沒有研究顯示青春荷爾蒙類可能對野外台灣家白蟻的族群造成衝擊。
2.幾丁質合成抑制劑-幾丁質合成抑制劑(CSI)理論上是昆蟲蛻皮時才會有影響,且昆蟲生長調節劑其致死時間被認為與劑量沒有相關。
–實驗室研究顯示其他種類的昆蟲生長調節劑、幾丁質合成抑制劑與其他的青春荷爾蒙類的結果相當類似。如diflubenzuron (Su & Scheffrahn 1993)或lufenuron (Su & Scheffrahn 1966b)會抑制散白蟻(R. flavipes),但是事實上對台灣家白蟻沒有任何效果,造成兩者差別的原因未明。
–但是昆蟲生長調節劑一般有對象專一性,在一種昆蟲觀察到的昆蟲生長調節劑的作用,不會在其相近物種中觀察到,並非是一件不尋常的事情。
–在測試多種誘餌化合物後,在1980年代末期,一種幾丁質合成抑制劑-六伏隆(Hexaflumuron) (分子式C16H8Cl2F6N2O3),被發現會造成抑制蛻皮的效果的獨特性質,而產生散白蟻(R. flavipes)和台灣家白蟻(C. formosanus)的延遲死亡,而確定其為防治地棲性白蟻群族的絕佳選擇。
聯繫中華除蟲:02-2532-0000
成蟲體型微小、小型,無翅,體壁堅硬,左右扁平,外寄生於哺乳類、鳥類體上;具刺吸式口器,雌雄均吸血;胸足:發達、長而粗壯,適於跳躍(高20公分、遠33公分)及爬行於羽毛之間(受害部位膝蓋以下)。幼蟲無足,圓柱形,營自由生活,具咀嚼式口器,以成蟲血便或有機物質為食。跳蚤(fleas)屬於蚤目(Siphonatera)的完全變態類昆蟲。
台灣蚤類以貓蚤(Ctenocephalides felis(Bouche))及印度鼠蚤(Xenopsylla
cheopis (Rothschild))為最常見的種類。
跳蚤與人:跳蚤經由叮咬、吸血、寄生直接危害人畜,又可媒介多種疾病,及為寄生蟲的中間宿主,造成更嚴重的間接危害。 直接危害:叮咬症:跳蚤在皮膚上爬行及刺叮吸血,引起的騷擾和刺激,使人畜:痛癢、焦躁不安、失眠、過敏性皮膚炎。 間接危害:跳蚤傳播數種人畜共通疾病(zoonosis),最重要的為鼠疫,其次為鼠源性斑疹傷寒。 鼠疫(plague):又稱黑死病,在人類歷史上曾有三次世界大流行,死亡人數超過數千萬人。病原體為鼠疫桿菌(Yersinia pestis),原為蚤類在野生鼠類間傳播的疾病,亦可由帶菌的跳蚤經家鼠、家畜、寵物傳染給人類。 腺鼠疫:最常見,主要是細菌在淋巴結增殖引起腫大 肺鼠疫:當鼠疫桿菌流入病人血液而引起敗血症後,續發形成,通過空氣飛沫途徑感染周圍人群,而造成肺鼠疫的流行。 鼠性斑疹傷寒:(murine typhus):又稱地方性斑疹傷寒,病原體為傷寒立克次體(Rickettsia typhi),主要流行於家鼠之間,印度鼠蚤為由鼠類傳病給人的主要的媒介。 紊蟲病:(echinococcosis):跳蚤可為多種紊蟲的中間寄主,如犬紊蟲(Dipylidium caninum)是狗、貓常見的腸道寄生蟲,偶而也寄生於人,尤其經常接觸貓狗的兒童。 跳蚤的生活史(貓蚤):其發育過程有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完成整個生命周期(life cycle)的時間因跳蚤的種類、環境因子包括溫度、濕度及食物而異。貓蚤從卵產下至羽化為成蚤,在24℃及75%RH下共需3星期左右。 卵:常掉落於宿主活動的地面,卵期約3日。 幼蟲:對乾燥特別敏感,需在較高的濕度條件下發育;幼蟲期受食物營養條件的影響,幼蟲期三齡,各為1、1-1.5、5-8天 貓蚤幼蟲具負趨光性及正趨地性反應。 蛹期:7-14天,蛹期忍受乾燥的能力強,溫度愈低,已經羽化但仍未出繭的成蟲(preemerged adult)在繭內停留之時間愈久。 成蟲:出繭後即開始尋找宿主吸血,視覺和溫度為貓蚤跳躍找到宿主主要刺激源,光線、二氧化碳和氣流能增強貓蚤同運動物體的定向移動。雌蚤在宿主身上吸血後,第二天即開始產卵,並於第四天達產卵高峰;平均每隻雌蚤每天可產13.51個卵,一生產158.4個卵;雌蚤平均壽命比雄蚤長,分別為11.2日和7.2日;貓蚤成蟲為正的趨光性和負的趨地性。 跳蚤的防治 防治蚤類方式:依其目的有 一. 防治家居滋擾性害蟲(通常為貓蚤):需同時處理環境與寵物,最好使用環境管理與物理防治法及低毒性之藥劑。跳蚤的防治需大費周章,有時需多次才能達到防治效果,視環境衛生管理、孳生源清除、藥劑等因素而定。 ● 1環境管理:平時應保持環境清潔,降低老鼠密度或不讓野狗、貓侵入居所,並保持寵物清潔。 ● 2管教寵物(teach your pets some lessons) 1如家住平房,應儘量限制寵物在庭院中生活,不讓其進入屋內。 2若家住公寓大樓,不能讓寵物進入臥室,更勿讓其爬到床上或沙發上。 3讓貓狗睡在固定的舊衣物上,約三、四天就清理,蚤卵就沒機會孵化。 ● 3物理防治法: 阻絕法:通常野貓入侵居所,以生產小貓最易發生跳蚤,是時其清理行為受限制→阻絕法可免除重複困擾。 吸塵器:(vacuum cleaners)跳蚤危害的程度嚴重與否,使用吸塵器清潔室內環境是必須且有效的方法(一般專業除蟲公司無項服務): 1殺蟲劑施用前若不事先使用吸塵器清理環境地板或地毯上的灰塵等,殺蟲劑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2吸塵器亦可吸走有機質和血便等,使跳蚤幼蟲的食物減少。 3吸塵器最重要的功能:吸走大部份的成蚤以及各幼期階段的跳蚤如卵、幼蟲和蛹。 4用完吸塵器,馬上將灰塵倒進塑膠袋中,噴入殺蟲劑後將袋口封住並丟棄,記住必須馬上處理,否則吸塵器便成為跳蚤生長發育最佳場所。 5使用吸塵器前,先將不用或太舊之地毯或傢俱丟棄,有些笨重的傢俱也要移動,包括沙發及床底縫隙都要徹底吸淨。 6貓或狗睡覺及休息處一定要經常更換褥墊,並常打掃吸塵。 ● 化學防治法(chemical control): ◆防治跳蚤的化學藥劑種類及劑型相當多樣化,可施用於人(吸血性昆蟲的忌避劑,可驅逐跳蚤) 寵物(最好由獸醫處理) 環境(跳蚤的漏跑要道先阻絕處理,再針對棲息所處理)。 二、防治傳染病媒介(通常為印度鼠蚤、鼠疫疫區):需快速地有效降低跳蚤族群為首,通常在鼠徑或鼠穴入口處撒布殺蟲粉劑滅蚤,否則鼠蚤失去老鼠作為寄主;會大量跳出鼠穴叮人,之後才進行滅鼠處理(印度鼠蚤為負趨光性)。 一般除蟲業(施用藥劑時必需注意對人畜之安全性,藥劑除需低毒外,還要符合低臭及不產生污點之要求)防治跳蚤後,務必約14天後才以鹼性肥皂(中和酸性藥劑毒性)及清水擦拭,期間在室內穿室內鞋;與肌膚接觸的床、被單、椅套以高溫熱水浸泡防治。 |
中華除蟲公司-白蟻防治,病媒防治,跳蚤防治,除跳蚤-狗 貓 跳蚤,貓蚤,跳蚤咬
蟑螂(cockroaches)人類說我是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蜚蠊目的昆蟲。
全世界的蟑螂大約有4000種,與衛生有關者不到1%。台灣的蟑螂已知有六十多種,其中在居家環境中較常見有七種,以美洲蟑螂、德國蟑螂最多,其次為澳洲蟑螂、棕色蟑螂、家屋蟑螂、灰色蟑螂、潛伏蟑螂等。
蟑螂生活習性
5.殘效噴灑:蟑螂爬行時殺蟲劑由蟑螂足端及腹部各節的節間膜滲透進入蟑螂體內,達中毒致死效果。 |
中華除蟲公司-白蟻除蟲專家-提供除蟑螂,德國蟑螂防治,美洲蟑螂,白蟻防治,蟑螂餌劑
聯繫中華除蟲:02-2532-0000
● 蚊蟲:熱帶家蚊、地下家蚊、三斑家蚊、環蚊家蚊、白腹叢蚊、斑腳沼蚊、登革熱病媒蚊、瘧疾病媒蚊、小黑蚊 ●恙蟎●衣魚 ●衣娥 ●蒼蠅 ●蛾蚋 ●螞蟻 ●蜈蚣 ●馬陸
蚊類及其防治
蚊類屬雙翅目蚊科為重要醫學昆蟲,其除叮吸人血亦可傳播多種疾病如:血絲蟲病、日本腦炎、馬來絲蟲(Brugia malayi)和斑氏絲蟲(W.bancrofti)病媒、登革熱、瘧疾等。一般居家中…等有大量蚊蟲或蟲害由PCO防治外,社區公共區域的蚊蟲與跳蚤等亦由社區共同防治成效較佳,一如學校、社區、大樓…等亦多委由PCO防治;在逐步將環境保護業務委託民間辦理之政策下,登革熱流行時除直轄市外亦委由合法PCO防治。蚊科分三個亞科,巨蚊亞科、瘧蚊亞科家蚊亞科。
熱帶家蚊
熱帶家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常見的蚊子,亦是住家常見蚊蟲。為血絲蟲病(filariasis或稱象皮病)病媒,曾在台灣及澎湖,金門、馬祖等地區傳染班氏血絲蟲(Wuchereria
bancrofti)。
生活史:熱帶家蚊為完全變態昆蟲,雌蚊產卵於富腐植質的水域,每次產卵約150-200個,相粘成塊,稱卵塊、卵筏或卵舟(egg
raft)。卵產後,36小時內即可孵化為幼蟲。幼蟲共有四齡期。幼蟲在水中以尾部呼吸管懸在水面,行呼吸作用,身體與水面成45度角。受驚擾時沉入水內,經一段時間再浮升。幼蟲為濾食性,以口器左右刷狀毛在水中刷動取食。幼蟲約7天左右化蛹。蛹活潑,頭胸部具2個喇叭狀呼吸管,可在水中浮沉。經2-3日後,羽化為成蚊。在夏天,卵期約1天,幼蟲期約7-10天,蛹期約2天,整個生活史約10-13天。
幼蟲孳生源:幼蟲在城市主要發生:在阻塞的污水溝,在農村及缺乏淡水的沿海地區主要為人造容器。實務上,熱帶家蚊幼蟲孳生範圍甚廣,只要含有機質較多的水域或人工容器皆有存在,如污水槽、水溝、下水道、積水防空洞、化糞池。成蟲產卵時,每一顆卵上有一小水珠,為產卵費洛蒙,可引誘同種蚊蟲產卵,所以熱帶家蚊孳生源常有大量的卵及幼蟲聚集。
成蟲活動及棲息處:熱帶家蚊為夜行性蚊蟲,日間常棲息於室內特別是陰暗處,室外陰暗處:如豬舍或草叢中。日落後,陸續從棲息處飛出活動。在傍晚時,雄蟲常有群舞(swarming)的現象,為其求偶行為,藉此雌蚊找到雄蟲進行交尾。交尾後雌蚊尋覓吸血對象主要在夜間,在午夜前一小時為其高峰。主吸源為人及鳥類,其他如牛、豬、狗、貓等。雄蚊及未吸血的雌蚊,一般以植物的汁液及其他碳水化合物維生。
成蟲壽命:雄蚊通常可活一星期;雌蚊在夏天可活2-3星期,在冬季或休眠的成蟲可存活4-5個月以上。
熱帶家蚊季節消長:在台北市熱帶家蚊一年有二個高峰分別在6月及9月;低谷則在1、2月間。在(1964)台北的調查,12-5月中除2月稍下降外,一直保持高峰狀態;7-11月有顯著下降。而全台的調查發現,3-4月有一高峰,11-12月另有一較小的高峰,9月為一低谷。
地下家蚊
地下家蚊(Culex pipiens molestus)主要分佈於溫帶地區,是一種不吸血亦可產卵的蚊種,近年證實地下家蚊的族群存在臺灣,包括台北市的中山區、中正區、信義區、大同區、萬華區等,以及桃園中正機場、蘇澳港、基隆港等地的城市中,台灣西部北中南主要城鎮均有地下家蚊的族群分佈,(在東部宜蘭地區亦發現地下家蚊族群)。都市化,提供了地下家蚊適合的棲息埸所,在使用都市化設施的同時,應留意環境中潛藏的衛生問題。
地下家蚊:
棲地:主要分布在大樓的地下室(:積水的地下室、覆蓋不完全的化糞池…等)及地下化工程的開挖、工地地下層積水處,都是地下家蚊最佳的孳生地。
在高雄:多數老舊戲院的地下停車場或地下超市,都有地下家蚊的族群;北部:學校、圖書館、地下室、閱覽室,亦有隨著大樓電梯到五樓以上的樓層,生活史9~14天即可完成。
◆活動力:地下家蚊是全年活動,不受季節的影響,尤其冬天的時候,數量沒因為天寒減少,反而更加活躍。
◆交配:地下家蚊交配時不受空間大小的限制,且多在狹小隱密的棲所中交配,據報告指出:地下家蚊甚至可在小試管中完成成交配。
◆產卵:一般雌蚊產卵前必需吸血,以刺激卵巢中卵黃的發育,亦提供發育時所需的養份。地下家蚊產卵前不必吸血,其不吸血所產下的每個卵筏約有150卵粒,吸血後則可產下約200個左右的卵粒。
◆光週期:一般的蚊蟲多受光週期的影響,如白線斑蚊在白天的活動力最旺盛、白腹叢蚊出現在傍晚、熱帶家蚊出現在黃昏和夜晚、地下家蚊大多活動於大樓地下室及黑暗的下水道中,不受光週期的影響,不管是白天、夜晚,都可能受到地下家蚊的叮咬。
地下家蚊分布:地下家蚊主要分布於溫帶地區:日本的古北區、全北區、澳大利亞區、東非、南非及南美南部等。台灣是目前已知地下家蚊分布最南的地方。
据試驗顯示其具有傳染病的能力,由實驗的雜交顯示,地下家蚊與熱帶家蚊可以產生雜交後代,其在自然界中影影響尚是未知,加上本島近來地下化工程頻繁,如鐵路地下化、大樓地下室的興建等,未來可能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極大不良的影響。以美洲進口亞洲廢輪胎將白線斑蚊引入美洲,未滿五年,白線斑蚊族群已分布十多州,而取代原生的埃及斑蚊,改變埃及斑蚊族群的分布範圍。掌握其族群的變動,了解生物物種的生態習性,才能確保我們的健康。
三斑家蚊及環蚊家蚊
台灣日本腦炎主要病媒,三斑家蚊(Cx tritaeniorhynchus)及環蚊家蚊(Cx
annulus)除形態酷似外,大部分生態習性亦相似。其生活史經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階段。卵為塊狀每一卵塊約有100~200個卵。其生活史與熱帶家蚊所需時間相似但孳生地則不同。三斑家蚊及環蚊家蚊主要孳生於水田、水窟、小溪溝等處在台北部以三斑家蚊較多,中南部以環蚊家蚊較多。幼蟲季節消長與水田之耕作有關。均為夜間活動,吸血時間因對象不同而異,對人、豬時夜間九點為高峰,對象牛時清晨三點為高峰,二者對動物的嗜好性依喜好的程度為豬、牛、人。成蟲於日間棲習於吸血源附近草叢、竹籬笆、菜園等。吸飽血的雌蚊多棲息於牆上,很少棲息於屋內。
白腹叢蚊
白腹叢蚊(Armigeres subalbtus)成蟲体長約7.5毫米,較家蚊大。主要特徵為口吻厚大,未端稍彎曲;胸背周緣部淡色;各腹節背面黑色,側面具三角形白色大斑紋,腹面各節前方具白色橫帶。腳腿節背面黑色,未端具白色斑。幼蚊呼吸管短,不具管櫛。幼蟲主要孳生於化糞池、尿桶、豬舍的廢水等富含有機質的水中。成蟲日間亦可活動,但在傍晚為最高峰,飛行的速度不快。
斑腳沼蚊
斑腳沼蚊(Monsonia uniformis)為馬來絲蟲(Brugia malayi)和斑氏絲蟲(W.bancrofti)病媒。其生活史非常特殊,幼蟲和蛹必須附著於水生植物的莖或根上,才能完成整個生活史。卵為梭形,卵塊呈放射狀,產於水生植物(水萵苣、布袋蓮)的葉下表皮。產卵前沼蚊停於葉面上,並且來回走動,其頭上下擺動,以觸角尋找產卵的適當位置。產卵時,腹部伸入葉緣的水中,尾部刺入葉的表皮,開始產卵。卵在27~29℃情況下,5~6天後可孵化成幼蟲,幼蟲必須找到植物來附生才能生存,一般以根系較發達的植物為佳。每次蛻皮後會再找新位置附生;蛹和幼蟲會附生。二者的呼吸呼吸管明顯骨化,以適應此種行為。此蚊蟲多在室外吸血為食亦經常飛入室內吸食人血。吸血高峰為上半夜的數小時。
登革熱病媒蚊
1995年,本土登革熱病例首次在只有白線斑蚊而無埃及斑蚊分布的台北縣與台中市爆發,驚動全台,大家才了解:分布全台的白線斑蚊亦是登革熱元兇(其後每年都有零星的登革熱流行約百例)。
埃及斑蚊:
埃及斑蚊卵、幼蟲及蛹所在環境主要是積水的人工容器,如儲水槽、水缸、廢輪胎、水桶、花瓶、盆栽水盤、磁盆、瓶罐及積水的地下室等,凡室內外長時間積水水質澄清的容器都有可能成為孳生源。雌成蟲主要吸血對象為人類,在白天吸血,在室內或住家附近都可能會受到牠的叮咬。其吸血高峰約在下午四、五點,次高峰在上午九至十點。成蚊主要棲息於室內的窗簾、布幔、衣服及其他黑暗處。雌蚊偏好產卵於暗色的積水容器中,如水泥槽、陶瓷水缸等內壁與水面接壤的濕潤區為其產卵最適場所。
埃及斑蚊成蚊,其胸部背板上有一對銀白色似括弧的曲線,中間另具一對白色細線,雌雄成蟲最明顯的區辨特徵為雄成蟲的觸角呈鑲毛狀。
分布:北緯38度與南緯38度之間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尤其於海岸地帶及大河流域,在台分布:嘉義布袋以南至佳冬以北沿海地區及澎湖列島。斑蚊飛行範圍極為有限,一般都在孳生地附近50~150公尺範圍內,其活動甚少超過200公尺。
季節消長:埃及斑蚊密度,常與降雨量呈逆相關,由於旱季期間,缺水地區
居民常以各種積水容器儲存更多的水以備用,而增加埃及斑蚊孳生。
白線斑蚊:
白線斑蚊卵、幼蟲及蛹的生活場所:1野外自然積水處如竹筒、樹洞、石窟及某些種植物葉軸心,墓地插花容器等;2住宅區主要孳生人工積水容器中,與埃及斑蚊者相似,如儲水槽、廢輪胎、各類水桶、盆栽水盤、水缸、花瓶、保麗龍盒、瓶罐等,人類活動行為加速白線斑蚊在新的棲所建立其族群。白線斑蚊雌蚊多在屋外吸血,少在屋內活動。成蟲主要棲息室外,停留孳生地附近植物上。竹林中吸血活動高峰出現在11:00~14:00。吸血後的雌蚊,第一產卵日所產的卵數最多,後逐日遞減。卵分粒單產,喜產水際暗色粗糙器物表面。人工容器如水泥槽、陶瓷水缸等內壁與水接觸潮濕區,為其產卵最佳場所。白線斑蚊成蟲胸部背板中間,有一條直的銀白色線
分佈:主要分布:東南亞諸國,目前與隨同廢輪胎傳入美國及巴西。其在台灣本島分布極廣:平地及海拔一千公尺以下山區亦有其蹤跡。白線斑蚊孳生地主要在室外,若積水容器增加,雨後有助其族群增長,其密度變化常與降雨量有密切的正相關。雨季尤應加強環境中積水容器清除工作。
●登革熱病媒蚊密度偵測:東南亞地區如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越
南等國均有登革熱的流行。在交通發達、經濟水準提升,國人出國經商旅遊頻繁、外國遊客至國內觀光、外勞引進…等因素影響,登革熱病毒被帶入國內機會大增。例行的調查結果除了解病媒蚊族群變動情形外,尚可適時提供病媒蚊密度過高的警訊,讓民眾能提高警覺,及早做好病媒蚊防治工作。且於疫情爆發之初,可立即運用現有資訊作為緊急防治工作參考。
●成蟲調查:住家內以捕蟲網採集成蟲。病媒蚊雌成蟲指數超過0.2時,有發生流行的危險性。雌成蟲指數:平均每戶捕獲的雌蟲數。
●幼蟲調查:病媒蚊成蟲族群數量多寡與登革熱的發生流行有密切關係;幼蟲數量可作成蟲族群大小相對指標。
杜絕登革熱發生流行→中斷其傳播途徑。主軸: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徹底的檢疫工作(阻止病毒的入侵)、快速的疫情通報系統(隔離患者)
台灣登革熱是由埃及斑蚊、白線斑蚊所傳播,目前並無登革熱病毒疫苗。為確保全民健康,在生活環境中,欲杜絕登革熱的發生與流行;除政府有關單位應加強機場、海關的檢疫與有效的疫情通報系統,以預防、阻止病媒蚊及病原的入侵與擴散外,民眾更應積極配合環境整頓,清除病媒蚊的孳生源。政府與民眾各盡所能同心協力,期能達相輔相成的防治效果,降低疾病威脅。
瘧疾病媒蚊
瘧疾(malaria)是因感染瘧原蟲而引起的疾病,全世界已知瘧原蟲種類超過100種,其中4種發生在人身上,分別為熱帶瘧(Plasmodium
falciparum)、間日瘧(P.vivax)、三日瘧(P.malariae)及卵形瘧(P.ovale)。
瘧疾為極早為人所知的古老疾病,早在公元前400年Hippocrates就已發現。19世紀時瘧疾廣泛地在全世界流行,後經各流行國家共同努力防治,感染人數才逐漸下降。
1994年統計全世界發生瘧疾的國家或地區共有100個,其中92個國家有惡性瘧流行,另8個間日瘧流行。瘧疾是全世界最重要之傳染病,且因瘧原蟲產生抗藥性及因交通發達及旅遊經商人數日益增加的結果,瘧疾還有日趨嚴重的可能,因此瘧疾的流行已受到世界衛生組織嚴重關切。
台灣地區的瘧疾早已流行數個世紀,1911至1942年間每年平均死亡人數為5,879人。1938年感染人口比率達到最高峰,當時總人口數為560萬,感染人口數就有188萬人。1952年展開防治措施,至1957年告一段落後,1962至1963年間台灣北部地區又發現61個間日瘧病例外,就未再發現有新增本土病例,但每年出國旅遊、經商或探親的民眾在國外感染回國的境外移入病例仍有數十例,大家乃需繼續嚴密注意。(瘧疾:基隆市90年有確定病例)
※瘧蚊種類:全世界瘧蚊已知種類共有422種,與瘧疾傳播有關的有68種,其中28種是主要病媒,40種為次要病媒。在大流行時各種研究調查顯示與台灣地區瘧疾流行的瘧蚊主要為矮小瘧蚊(Anopheles
minimus),及分布範圍廣大的中華瘧蚊(An.sinensis)。
※台灣地區的瘧疾病媒蚊:據瘧疾病媒蚊判定判定標準,綜合各項調查與研究台灣地區傳播瘧疾的主要病媒蚊為矮小瘧蚊、中華瘧蚊為可能的病媒蚊。
矮小瘧蚊:室溫下,矮小瘧蚊生活史由卵至成蟲約需16日,卵至第一齡幼蟲1-2日,第一齡幼蟲至蛹12日,蛹至成蟲2日。
台灣瘧疾大流行期矮小瘧蚊分布於全島各地,包括澎湖、蘭嶼等。典型的幼蟲孳生的場所:山腳地區水邊長草、水質清澈、流速緩慢的溪流、灌溉溝及溝渠中,偶有一些幼蟲可孳生於暫時性的積水或水流緩慢的梯田中,目前幼蟲孳生地已侷限於少數接近山區之小型溪流或灌溉溝內,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調查發現僅限於台南、高雄、屏東、台東、及花蓮5縣的20鄉鎮。
矮小瘧蚊在台灣嗜吸人血。矮小瘧蚊徹夜叮咬吸血,高峰期在午夜時分。
矮小瘧蚊常被認為是一種『住家種』,白天較喜棲息於室內,如牆壁下方、懸掛衣服上、蚊帳內、壁洞、床下及縫隙內等。以往有牛欄時也是一個主要棲息場所。屋內棲息情形,臥室佔62.4%,儲藏室18.3%,客廳11.0%。
中華瘧蚊一般生活史為2-3週,在27.5℃時卵期2日,幼蟲期10日,蛹期2日。最適宜生長發育的水溫為28℃左右,當溫度降至25℃時發育明顯延緩,20℃以下時發育非常緩慢,10℃以下時不能發育。
台灣中華瘧蚊孳生於全島各地,幼蟲多孳生於陽光充足、水質較污、水溫較暖、面積較廣而靜止的水中。主要孳生場所為稻田、秧田、菱角田、蓮花田及灌溉溝等。中華瘧蚊密度消長與稻作密切相關,在亞熱帶地區此蚊長年可見,如一年有二次稻作,則有二次高峰期。
中華瘧蚊成蚊偏嗜畜血,兼吸人血,吸血活動屬黃昏型,高峰期出現在日落後1-2.5小時之間。屬半家棲蚊種,一般在黃昏時侵入屋內或牛舍內吸血,黎明前則離開住屋,棲息於野外。成蟲棲息地因季節性而有很大差別,主要棲息地為吸血場所附近的水稻田、菜園和雜草叢等。成蟲飛行活動範圍約550~800公尺。
※感染瘧疾者,主要症狀為惡寒、高燒及冒汗
瘧疾早期在台灣造成民眾極大的困擾及死傷,經由許多公共衛生前輩,專家們努力,終於1965年將瘧疾由台灣根除,完成這極大的成就。為繼續此一成果保全,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一直採行許多措施,防止國外瘧疾病例將瘧原蟲帶入台灣,並將此期稱:保全期。在國外許多國家瘧疾依舊猖獗,如非洲、東南亞及中國大陸等還有致死率極高的熱帶瘧,國人出國人數又一年多於一年,因此除需作好國內病媒蚊管制工作外,國人出國疑感染瘧疾時,必須儘速就醫,將瘧原蟲消滅而不致感染他人
蚊類防治:一般以成蚊及幼蚊防治為主。基本原則先瞭解其孳生、發育及棲息等習性,針對其弱點或最易防治的時期來進行防。
一、環境防治:是最有效、最持久的治本方法包括孳生源清除、孳生環境的變,達到不利蚊蟲生存或不再吸引蚊蟲來產卵。
熱帶家蚊防治:以孳生源的處理最有效。清除孳生幼蟲的容器,疏通溝渠,清除水溝中雜草,水流暢通…等措施為治本之道。
斑腳沼蚊防治:以清除水生植物,如布袋蓮、水萵苣等,使其無處產卵或幼蟲不易存活。
間歇灌溉利用:改進耕作方式,亦可有助減少孳生於水田的蚊蟲,如中華瘧蚊、三斑家蚊及環紋家蚊。
革熱病媒蚊的防治:孳生源(積水容器)的清除,如清除住家內外水缸、儲水槽、盆栽水盤、花瓶、鐵桶、木桶、塑膠桶、鍋子、保麗龍容器、瓶罐…等人工積水容器,或回收
二、法規防治:利用法規約束民眾,以防止病媒蚊的孳生。1999年六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傳染病防制法修正案。民眾若不配合病媒蚊孳生源清除或拒絕合作者,依法可處一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的罰鍰,限期未改善者將遭連續處罰。新加坡的病媒管制法案極為周密為法規防治典範。
三、物理防治:以物理方法如光、隔絕法等防治,積極的有填平蚊蟲孳生地,消極有紗窗、蚊帳、捕蚊燈等。
四、化學防治:
病媒蚊密度過高或緊急防時,以化學藥劑防治蚊蟲最有效。迅速消滅帶有病毒的雌蚊或降低其族群密度。
1.幼蟲防治:
對於無法傾倒的積水容器,可直接噴灑或投入亞培松砂粒劑、昆蟲生長調節劑…等,亦可收效。1%亞培松砂粒劑,其用量為:無用的積水0.5公克/公升(劑量為5ppm),家庭常用水(非飲用)0.1公克/公升(1ppm),缺水地區的飲用水劑量為0.1ppm。
2.成蟲防治:
在室內可使用百滅寧…等合成除蟲菊類殺蟲劑。在住屋附近可用陶斯松…等有機磷劑或合成除蟲菊類殺蟲劑作空間噴灑。約每十天噴灑一次(實際依蚊蟲等而定),以消滅成蟲。大區域以熱煙霧等進行空間噴灑。瘧蚊成蟲活動範圍較大,在室外空間噴灑實施的範圍必須足夠,一般以病患1-3公里為半徑噴藥才會有效
五、生物防治:
為減少殺蟲劑用量、降低環境污染,利用蚊蟲的天敵來防治成蚊及幼蚊,蚊蟲的天敵包括捕食性天敵、細菌類天敵。
1、捕食性天敵:食蚊魚類行病媒蚊的生物防治,作為防治上的替代方案,在菜園蓄水池、水生觀賞植物池或某些長期儲水的容器中,釋放食蚊魚類如大肚魚(Gambusia
affinis可防水田中的蚊蟲)、孔雀魚(Poecilia reticulata具耐污染性,可防污水域的蚊蟲)或蓋斑鬥魚(Macropodus
opercularis)等,以捕食蚊類幼蟲。
2、細菌類天敵:有蘇力菌以色列亞種(Bacillus thuringiensis
israelensis,Bti)及球形桿菌(Bacillus sphaericus)二種。
六生長調節劑:
利用蚊蟲的青春荷蚊蟲的青春荷爾蒙干擾幼蟲的發育,使其無法順利化蛹或羽化
小黑蚊及其防治
台灣鋏蠓Forcipomyia(Lasiohelea)taiwana(Shiraki)俗稱〝小黑蚊〞、〝黑微仔〞、〝小金剛〞,因其如影隨形,神出鬼沒。成蟲於日間活動,雌蟲嗜吸人血。個體微小,體長約1.4㎜,叮咬為害,不易被察覺,容易穿過居家的紗窗和紗門,進入室內吸血。
為害:人體的小腿部位,被叮咬的部位會產生癢痛,同時出現紅腫,數日不易消退,嚴重亦會產生過敏反應。
小黑蚊分布:小黑蚊分布於台灣山腳地區
危害區域:由以往較為偏僻的鄉鎮,漸漸向都市擴散。近年(1989後)來小黑蚊在台灣地區(不包括高雄市、屏東、台東)造成猖獗,尤以花蓮、新竹、台中、南投、彰化、嘉義、台南等地較為嚴重在台灣分布調查從台北、新竹、台中、南投、彰化、嘉義、台南、花蓮、宜蘭各地均有採集記錄
生活史:卵期、幼蟲期、蛹期及成蟲期四個時期。雌成蟲嗜吸人血,卵產於濕潤之土地上。幼蟲期為陸生,共四個齡期,以藍綠藻類為食物,在25℃時約10天可化蛹。蛹期靜止不動,約二至三天後即羽化為成蟲。在15℃時由卵發育至成蟲約需54日,而在30℃時則僅需15日便可完成一世代,若溫度低於10℃或高於35℃時則無法生存
幼蟲孳生源:
土壤中有幼蟲孳生者均距土表1㎝之土壤內,超過1㎝者很少發現有幼蟲孳生;其中以:1.樹林、竹林內腐質土,2.樹林內及半遮陰處青苔上,3.半遮陰處草下等;此三種地形之陽性率處較多,大部份的孳生地都有遮陰,含砂質和腐植質,土壤較鬆且潮濕。於小黑蚊發生嚴重之幼蟲孳生源現以竹園、茶園及檳榔園邊緣靠牆處之土壤縫隙中陽性率較高。一般在山區邊緣或山腳下的村莊,有潮濕隱蔽之場所而沒長雜草地,是幼蟲最宜棲息地,尤其排水不良之動物肥料周圍之略濕地面及檳榔園、茶園及竹園生長最多;台灣鋏蠓其田間確切幼蟲孳生源應在沒有雜草孳生之陰暗地並有部份藍綠藻生長之位置,對幼蟲防治應特別注意幼蟲之主要孳生源,才能對症下藥
成蟲棲所:房屋四周雜草堆積處,茶園邊緣之灌木、雜草堆等。
族群密度吸血活動調查,發現從早上八時起至下午一時有逐漸上昇之勢,小黑蚊雌蟲出現取食的時間為上午八時起至下午日落前一小時止,誘集高峰於下午一點至三點間,為在室外取食的習性,一般早上八時起一直到日落前都有為害。成蟲全年族群季節消長一般自三月底四月初開始出現,至五~七月為高峰,八、九月稍少,而十月再增加。
●小黑蚊防治
◎推動社區共同防治:
環境改善所得防治成果,用藥劑防治所無法達成,環境管理(如種植朝鮮草或披地雜草可阻止小黑蚊產卵及幼蟲棲息;整治排水溝為水泥結構亦可減少幼蟲生存)、清除小黑蚊成、幼蟲棲習及孳生場所,可減少藥劑防治所造成之環境污染。
◎生物防治:田間未發現台灣鋏蠓幼蟲或蛹有被寄生現象,來作為生物防治。蜻蜓出現時有民眾發現小黑蚊會減少,但其間之關係仍有待探討。
◎緊急防治-藥劑防治
目前於小黑蚊發生嚴重地點只能以藥劑作為緊急防治,施藥後數天稍為降低小黑蚊族群數目,效果並不明顯,其因如種植茶葉,必須施藥期間常與茶葉採收期相衝突,施用藥劑無法涵蓋整個地區形成多數死角外,主要對於小黑蚊之生態習性如其成蟲棲所與幼蟲孳生源未能完全掌握等,均為防治效果不佳之原因。且藥劑防治在大面積的各種地形上操作不易,亦需要大量的藥物,使用時又受各種條件的限制,而效果受到的影響很大
● 秋冬防治:小黑蚊族群因到冬季時蟲數逐漸減少,利用此時機來防治小黑蚊的成蟲及幼蟲,使其蟲數密度降到最低,甚至沒有蚊蟲的發現,當春天時蟲體無法開使復甦,且夏季六、七月時,本來密度應最多之時,整個小黑蚊族群無法迅速繁殖提升,而達到防治的效果。
(1)從11月天氣開使轉涼時開始至隔年3月底為防治重點
(2)每個月噴灑殺幼蟲藥劑兩次,第一次噴藥及最後一次噴藥,再增加殺成蟲-以熱霧機來噴成蟲的藥劑
(3)其餘噴藥期間只噴灑藥劑防治幼蟲即可。
幼蟲的防治重點在於茶園周邊及茶樹下、檳榔園、柚子園、竹林及居家周圍之沒有雜草孳生的陰暗地,使用藥劑:長效、低毒之有機磷劑(如陶斯松、撲滅松等)最為適當。
成蟲的防治以熱霧機(thermofogger)來噴灑防治,因熱霧的粒子小可以飛散到人所無法到達之處,而能觸殺成蟲,其防治重點在於竹林、灌木叢、雜草堆、檳榔園及茶園等地,施用藥劑:合成除蟲菊精類之藥劑(如百滅寧、賽滅寧…等)最為有效。
由於近年來台灣作物相的改變較大,水稻田急速的減少,在靠近山腳地區大量種植茶葉及檳榔,以及原有竹林地,營造小黑蚊成蟲及幼蟲孳生的極佳環境,加上其各體細小,在吸血成功率極高的情況,易大量繁殖蔓延在兼顧生活品質與環保意識之考量下,對於小黑蚊生態與防治之認識顯得格外重要,如教育宣傳、清除小黑蚊孳生源、社區參與、制定含環境管理的法規防治【傳染病防制法乃無法含括小黑蚊孳生源等似嫌不足】。民眾共同配合,並積極參與防治工作,否則可能只是忙翻天白作工勞民傷財。另外小黑蚊之習性也在改變,近十年來已出現發生之日高峰期由下午三時變為下午五時黃昏前;分布高度亦由100-150公尺升高到470公尺之高度;吸血場所逐漸入侵室內以及由郊區逐漸入侵都市等。
恙蟎與防治
恙蟲病,為我國目前報告傳染病的一種。恙蟲病病例數逐年上昇,87年病例數已達327例。以目前週休二日,國人出外旅遊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增加,染患恙蟲病的可能性也增加。
恙蟲病分布亞洲地區的傳染病,分布範圍西至巴基斯坦、阿富汗,東至日本本州北瑞,南到整個東南亞至澳洲東北部及西南太平洋。
恙蟲病(Tsutsugamashi disease)亦稱叢林型斑疹傷寒(Scrub typhus)是由帶有恙病立克次體(Orientla
tsutsugamushi)的恙?幼?叮咬後而感染的急性熱病。由於地理分布的差異,各地的病媒恙蟎蟎種類不同,主要有赤蟲恙蟎蟎(Lakamushi)、小盾恙蟎蟎(L
scutellare)、粗毛恙蟎蟎(L.pallidum)、地里恙蟎蟎(L
deliense),弗氏恙蟎蟎(L
fietcheri)及住砂恙蟎蟎(L.arenicola)。
恙蟲病的主要臨床症狀為:
(1)在9至12天的潛伏期期間,恙蟲病立克次體在螫口處增殖而會形成特有的動穿式潰瘍性焦痂(eschar)
(2)局部淋巴腺發炎腫大
(3)發高燒(39℃以上,可高達40.5℃),約可持續14天
(4)自發病日起4-5天開始,軀幹先出現紅疹,繼而擴至四肢及臉,約第9-10病日時會消退
(5)頭痛,昏迷、大量出汗、結膜充血,未期心衰竭、休克等症狀,死亡率在1~60%之間;診斷正確與否,用藥是否恰當,與死亡率高低有密切關係。
8l-86年恙蟲病確定病例之感染地點除彰化縣外,全台及金馬皆有分布,其中以東部的花蓮、台東及外島的澎湖、金門、馬祖最多,在台灣各地都可能得病,常接觸野地者若有發燒出疹現象,應先懷疑為罹患恙蟲病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臺閩地區報告傳染病個案統計表
疾 病 | 病 媒 | 83年 | 84年 | 85年 | 86年 | 87年 |
登革熱 | 白線、埃及斑蚊 | 244 | 369 | 56 | 76 | 348 |
恙蟲病 | 地里恙蟎蟎 | 103 | 140 | 156 | 246 | 327 |
瘧 疾 | 矮小瘧蚊 | 35 | 38 | 38 | 47 | 49 |
日本腦炎 | 三斑、環蚊家蚊 | 13 | 27 | 21 | 6 | 22 |
恙蟲病的病媒恙蟎蟎
恙蟎蟎屬於蛛形綱(Arachnida),幼蟎微小,約0.2~0.3
mm,肉眼幾乎看不見。幼蟎為寄生性,較其他蟲期採集容易;要成為一種病媒至少必須具備帶有病原體及喜叮咬人這兩項條件,在各國病媒恙蟎蟎不同。
恙蟎:雌性成蟎蟎於羽化受精後兩週內開始產卵,每天產1-7粒,產於土中,經7-10天卵殼破裂,出現包圍在薄膜內之幼蟎,稱為次卵(deutovum),再經5-7天,破膜而出現活躍的六足幼蟎蟎。幼蟎爬行於土面,或爬至地面附近之植物上,以待適當的寄主經過,在寄主體上吸食一兩天後,掉落地面而進入靜止狀態。經一週發育為前若蟎蟎(protonymph
或 nymphochryalis)。再過一週蛻化成八足的次若蟎蟎(deutonymph),以土中之小型節肢動物之幼蟲及卵為食,經20-26天進入另一靜止狀態,再過2-3天發育為三若蟎蟎(tritonymph或imagochrysalis),約10-12天後蛻變為成蟎蟎。地里恙蟎蟎從卵到成蟎蟎的時間為58-76天。成蟎蟎的壽命一般為100多天到2年以上,因種類與生長環境而異,未取食過之幼蟎蟎亦可活3個月之久。恙蟎蟎的生活史包括卵、次卵、幼蟎蟎、前若蟎蟎、次若蟎蟎、三若蟎蟎及成蟎蟎7個時期。恙蟎蟎的次若蟎蟎及成蟎蟎為自由生活,幼蟎蟎為寄生性。
溫濕度的影響:𪊲
恙蟎蟎的各個發育期受溫濕度的影響很大,其發育最適合的溫度為20-30℃,喜好高濕度。如溫度在13-28℃之間,幼蟎蟎可以繼續發育至下一代。成蟎蟎產卵至幼蟎蟎孵出的下限溫度為13℃,地里恙蟎蟎成蟎蟎最適溫度為23℃,是一種適應高濕度和溫度比較狹窄的溫暖地區恙蟎蟎品系。
季節分布:
恙蟎蟎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不同季節分佈的病媒恙蟎蟎,形成不同類型的恙蟲病,有的在高溫季節,有的在寒冷季節,顯示出一定的嗜溫性與嗜冷性的差別,而有夏季型、秋季型及冬季型。在台灣於澎湖的調查,地里恙蟎蟎的季節分布除2、3月外全年皆有發現,以9、10月最高。
食性:恙蟎蟎之次若蟎蟎與成蟎蟎為自由生活,其多數喜愛動物性食物,如小節肢動物的卵、初齡幼蟲及土壤內不活動的軟體無脊椎動物,包括同種或異種恙蟎蟎的卵和蛹在內。
寄主:恙蟎蟎幼蟎蟎為行寄生性生活,其寄主範圍非常廣泛約有250種動物,一般與人關係較密切的恙蹣多寄生在小型哺乳動物身上,特別是鼠類。台灣地區地里恙蟎蟎的寄主已知有14種(含高山、平地性野鼠及家鼠)。恙蟎蟎幼蟎蟎在寄主身上的寄生部位多為毛羽稀少,皮薄而嫩,又較濕潤之處。在人的寄生部位包括後頭髮緣、頸部前後、前肩、前臂、乳房、腋下、肚臍周圍、腹股溝,膝關節、腳踝及外陰等,在鼠類則多集中於耳殼內。
孳生地:恙蟎蟎的分布非常廣泛,各種地形如海島,平原、丘陵、山區、高原和沙漠等處均有。一般在小溪兩岸、田埂邊,雜草叢生的場所,以及灌木叢或森林中,比較潮濕、有遮蔭的淺層泥土中較多。在城市內,也可在比較潮濕、建築簡陋、環境衛生不好的地區孳生。地里恙蟎蟎孳生在城市人煙密集的住宅(主要是牆腳等處,佔71.9%),附近的廢園、空地,果園(多在樹基等處,佔4.7%),同時也在人跡少到的野外(主要在洞內,佔23.4%),這些孳生地基本上是點狀分布,並與鼠的穴居及活動有密切關係。在澎湖發現地里恙蟎蟎的孳生環境為茅草、珊瑚礁牆之基部、銀合歡、甘藷田及花生田。通常在外界環境相當穩定的情況下,恙蟎蟎只在出生地半徑300cm,垂直距離10-20㎝這一範圍活動。恙蟎蟎的散布,主要靠寄主的攜帶,其散布範圍大小隨寄主遷移或活動的情況而定。另外也可隨暴雨和洪水引起的泛濫散布各地。
恙蟲病的預防與治療
在個人防護方面,凡要進入恙蟎蟎猖獗地區活動者應於身體暴露處塗佈驅蟲劑,如Diethyltoluamide(DEET)、Dimethylphthalate(DMP),且每4至8小時重施一次;或服用化學藥物預防,如服用偉霸黴素(Doxycycline),每週服用200mg一次外,離開後仍需續用3-4週。
恙蟲病立克次體對於四環素類(Tetracycline,Demethylchlortetracycline,Doxycycline,Minocycline)、氟黴素(Chloramphenicol)、Kitasamycin及
Rifampicin的感受性頗高。氯黴素因副作用較大,目前多使用四環素或偉霸黴素,這些抗生素均能於36-48小時內抑制疾病的進行。四環素的用量初期給藥250mg每6小時1次,數日即癒,如無併發症可再減量服2-4週以防復發;亦可用偉霸黴素200mg一天,用1-7天;或Minocycline
100mg一日2次。
恙蟎蟎的防治
恙蟲病的感染途徑行寄生生活的幼蟎蟎,將恙蟎蟎除去即可中斷恙蟲病的傳播循環。恙蟎蟎的防治:清除孳生地、滅鼠及藥物滅蟎?,其中以消除孳生地最為有效。
清除孳生地:
剷除雜草:在住宅附近、村莊內外、公園等,道路兩旁以及田埂等處人群接觸頻繁的雜草地應首先鏟除,其他如改變地面的潮濕狀況,至少使地面表層完全乾燥、消除可以形成穩定小氣候的環境、經常變動環境面貌。
恙蟎孳生地的環境被破壞,鼠類聚居的情況也會有所改變。
滅鼠:鼠類是恙蟎蟎幼蟎蟎的主要寄主,對恙蟎蟎的存活與繁殖有很大關係,如能徹底消滅鼠類將使其不易找到寄主,最終會自然枯死。
藥物滅蟎蟎:以藥物殺滅恙蟎蟎,合成除蟲菊精劑如1%
deltamethrin、0.125% cypermethrin均可達防除效果。對於感染或未感染恙蟲病立克次體的弗氏恙蟎蟎及地里恙蟎蟎,合成除蟲菊精劑對兩者的效果並無差別。
恙蟎蟎除了傳播恙蟲病外,尚可傳播流行性出血熱(epidemic
hemorrhagicfever),造成恙蟎蟎皮炎及可能為Q熱、地方性斑疹傷寒和弓漿蟲病(toxoplasmosis)的媒介。自從使用四環素等抗生素以來,恙蟲病的死亡率已大大的降低,然而由於其早期的病徵與一般由病毒引起的熱病極為相似易造成誤診,提高醫師的認知,主動告之病史,對恙蟲病的治療極有助益。儘量避免進入恙蟎?孳生之綠地草叢以免感染,在恙蟲病流行區域則整理環境衛生,加強滅鼠、鏟除雜草及噴灑藥劑以減少地表恙蟎蟎幼蟎蟎。
蟎類及其防治
台大醫學院調查報告,台灣有1/3的人口,罹患過敏疾病,微小的、肉眼不易察覺的?類,存在居住生活的環境中,為引起過敏疾病主要元兇。灰塵內的塵?經證實是極強的過敏原,其分泌物、排泄物及蟲體,若經呼吸道進入人體,會刺激鼻黏膜或支氣管、氣管的黏膜,使組織不穩定,當呼吸道受刺激,即引發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塵蟎引起過敏疾病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眼睛過敏、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及慢性蕁等。過敏疾病與遺傳有關,但人長期處於過敏原中,亦會誘發過敏疾病。
台灣家塵中的過敏原
台灣(1994)進行家塵採樣,結果3/4的取樣家中檢測出塵蟎。經證實為過敏原有歐洲室塵蟎(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 Trouessart)、美洲室塵蟎(D.farinae
Hughes)、梅氏塵蟎(Euroglyphus
maynei(Cooreman))、熱帶無爪蟎(Blomia
tropicalis Bronswizk,Cook and Oshima)、腐食酪蟎(Tyrophagus
putrescentiae(Schrank))等五種。在台灣家塵中種類與數量,最多為歐洲室塵蟎,美洲室塵蟎與熱帶無爪蟎數量次之,這三種蟎類為台灣地區的重要過敏原。
居家蟎類生態
食性:以自然纖維、食物碎屑、無機物、鹽類、灰塵、花粉、真菌菌絲、孢子、昆蟲體驅碎片、人畜皮膚分泌、代謝物與糞便等為食。
發生處:塵蟎多發生於居住環境中棉被、枕頭、彈簧床、床墊、地毯、沙發與厚重衣物等處富含纖維的環境中,尤其在家中床墊、地毯、沙發或家人活動頻繁處→易蓄積食物碎片與皮膚代謝物。
生活史:塵蟎體小,足四對,體表有毛與細密或粗皺紋,成蟲體長約170-500微米,發育期可分為卵(egg)幼蟎(larva)(三對足)、第一若蟎(protonymph)、第三若蟎(tritonymph)、成蟎(adult)等五期;由卵發育至成蟎需29.1天,且雌蟲壽命72.6天,一生可產28.1個卵。
塵蟎與環境發生的關係
溫度與濕度:溫度與濕度影響塵蟎的生存,塵蟎靠其皮膚取得水份及氣體,在濕度低於50﹪時,其發育延遲且死亡率會增加,濕度愈高?數愈多呈正相關的趨勢;發育期隨溫度增高縮短。濕度與
塵蟎發生相關,當濕度愈高?數愈多呈正相關;室塵蟎在台灣季節發生高峰為四月至五月與十月至十一月,濕度皆在70-90﹪以上。
纖維材質:微環境內具有纖維材質對室塵蟎生長情況良好,纖維具空間可讓塵蟎躲藏,傢俱用布、棉、毛材質與地毯,易讓食物顆粒與皮膚代謝物吸附。使用的地毯內常見有熱帶無爪蟎與腐食酪蟎,寢具中以歐洲室塵蟎與熱帶無爪蟎最常發現。
寢具與建築物使用年限:居所中寢具與建築物使用年限與塵?發生量有正相關,調查病人家中建築物年齡與塵蟎發生的相關,結果建築物平均屋齡為27年的塵蟎最多;調查中發現傢俱使用期與塵蟎發生的亦呈正相關,調查寢具中塵蟎的發生,彈簧床與覆蓋毛毯與棉墊的床有最多的蟎數(77﹪),且臥房內寢具如床墊、枕頭套、枕頭表面、床單、毛毯表面、床罩多纖維處,皆適合塵蟎發生,且以床墊上蟎數最多。
居家塵蟎防治:塵蟎以室內有機物為食,其發生與人有呈正相關的趨勢,只要微氣候適宜,加上完成一世代僅需三十天左右,蟎數量多易引發過敏疾病,尤其是氣喘。降低塵蟎密度可以減少疾病的誘發。塵蟎防治分為物理及化學防治,兩者須配合使用。
化學方法:一般與皮膚接觸用品,儘可能不使用藥劑,以免藥劑殘留對人體造成傷害。
1.在公共場所的地毯、沙發與椅墊等處,可使用環保署合法登記的環衛用藥,依照指示噴灑,降低塵蟎數。
2.居家內使用時需注意安全。
3.潮濕地區可用殺菌劑,因塵蟎以真菌、孢子為食。
物理方法:
傢俱材質:居室中儘可能不使用有纖維材質的物品,如富纖維的床墊、地毯、塌塌米等及其裝潢的材質;傢俱可用塑膠防塵;木材材質:傢俱、地板與裝潢可降低室內溼度,減少塵?的發生。
室內微氣候:保持室內通風、乾燥及使用冷氣機與除濕機除濕;室內濕度低於50﹪RH,可減少塵蟎數量。患者在室內可使用空氣濾清器減少蟎體與其代謝物的吸入,誘發過敏疾病的機會。
物理防治安全,需大費周章長期進行,全家動員且持續性配合下列工作:
家庭衛生:灰塵中的蟎食物常來自食物碎屑與人畜皮膚分泌、代謝物,保持住屋清潔及不飼養寵物;天天進行清潔工作。
室內清潔
a.用水清洗床單就能清洗95﹪以上的塵蟎,每週應定期清洗、更換寢具等,如床單、床套、被單、枕頭套、沙發套等,清洗前先以吸塵器吸塵
b.移除蟎體是最有效的方式,使用吸塵器。床墊、枕頭、毛毯等儘可能一週曝曬一次;床墊及地板每週吸塵一次,如可能每天使用,在1平方公尺範圍內(吸塵一分鐘),可吸得268隻死蟎與83隻活蟎
c.衣物去除灰塵再掛入衣櫥,並使用除濕包或乾燥劑。
d.小孩玩具每週清洗一次或用冷凍處理,可抑制塵蟎族群生長,小兒氣喘病患不要用絨布娃娃玩偶。
e.清潔工作時,家中有病患需注意,病患不要在場,應常運動改善體質、且定期與醫生配合治療、病患本身最好使用木質傢俱,減少塵蟎的發生。
居家環境的改變、製造不利塵蟎發生的環境,以控制環境的方式來防治塵蟎,防止疾病的誘發;環境無法控制再以化學方法防治。
衣魚及其防治
衣魚(silver fish):屬纓尾目(Thysanura),全世界約有370種,約有12種是居家害蟲,它是一相當古老的蟲,遍佈世界各地,但密度並不高,在室外多棲息在土隙石縫下、樹皮下、落葉層多腐植質的地點、生活在蟻巢及白蟻巢處。室內的種類則以澱粉、紙類、漿糊類、膠質的物質為食。台灣常見的種類為普通衣魚(Lepisma saccharina)、斑衣魚(Thermobia domestia)、絨毛衣魚(Ctenolepisma villosa)。(主介紹普通衣魚)
特徵:尾部具三條長毛,兩側是尾毛,中間的是中央尾絲
食性:大部份的衣魚行動極活潑,受驚擾時在報紙及紙類間快速穿梭。以大顎來咬食小顆粒、紙張的表面,在紙張上可見到咬痕。有砂囊可磨碎較強硬的食物,具有解纖維酵素,方便分解食物。衣魚主要以醣類如澱粉、糊精為食,其他:鈣粉,人造纖維、及釉紙(glazed
paper)也可食用。亦取食昆蟲屍體的蛋白質、壁紙的黏膠、紙張及書的裝訂線、人造絲及棉麻等。
在圖書館或博物館會危害字畫、中文繕本書、紙鈔及郵票。
棲地:斑衣魚喜在溫暖的地方,可在熱水管、火爐處發現;普通衣魚喜在濕冷處。在住屋的衣櫃、書櫃、報紙、書堆中常見。
生活環:成蟲期很長,可連續脫皮,壽命達2年。未交尾的雌蟲每隻仍可產下5-10個卵,已交尾者每隻可產50-70個。22℃相對濕度50%以上,29℃和32℃相對濕度75%以上卵才會孵化,幼期在75-90%RH下生長較宜。在27℃下需90-120天才成熟。成蟲在27℃下壽命可達3.5年、在29℃下壽命是2年
防治:成蟲的壽命極長、能持續產卵,無法完全消滅有倖存者時仍能繼續危害,應時時注意。預防措施為最適宜的方式:保持生活環境的清潔、乾燥及通風。
殘效處理:可用殘效噴灑等防治。
真空充氮處理:備真空容器,先抽真空,再充氮氣,保壓在1.6㎏/c㎡標準下,含氧濃度0.2%以下可殺死100%測試衣魚,保存古書。(古文物保存上值得應用推廣)
衣蛾及其防治
衣蛾(Tineola bisselliella):衣蛾的分佈極廣,屬於鱗翅目的Tineidae科。
形態:衣蛾幼蟲是一個小型白色的毛毛蟲,藏在一個絲質的袋狀物或網狀物(稱為筒巢)內,在牆壁上可見到一個黏著水泥的紡錘形絲袋,內有一深褐色頭的幼蟲。成蟲為淺黃色的蟲,懼光。
食性:以羊毛、毛髮、毛皮、羽毛為食,幼蟲行動緩慢。會破壞紡織品,在圖書館或博物館會危害動物標本。(成蟲並不取食)
生活環:成蟲將卵產在皮毛、羽毛、皮品、毛或污穢的絲綢上。幼蟲會吐絲作繭,兩端開口供取食及行動。幼蟲在繭中成長,化蛹時仍在繭中,直到成蟲羽化為止。特別喜愛紡織品沾有食物或其他污染,衣領或衣服摺疊處也可見到衣蛾的蹤跡。(純棉的衣物較不易受害)
防治:
預防:最適宜的方式當衣物要收好時,需先作處理。將所有的衣物自衣櫃移出,將摺疊處清理,在
陽光下暴露幾小時。乾洗、濕洗時應要燙好,用塑膠袋裝好密封。
防治:當衣櫃出空時,以陶斯松等噴灑衣櫃。經處理後將衣服放回,衣櫃要關緊,在上層放一些樟腦丸(奈丸)等(依指示放入所需的量),儘記勿把有沾到污泥的衣服放入,因加上汗味更易吸引衣蛾來為害。
館(典)藏品進入(收藏)時應先檢查,有蟲為害時應先作處理,定期檢查並行燻蒸處理;並具環境控制的設施保持低溫、低濕及清潔。衣魚和衣蛾不叮咬人類或傳染病原菌,易被忽略,發生後再處理恐難清除完全,在平時能清潔環境,報紙定期收集整理不堆積,送往資源回收處集中處理。換季時衣服務必清洗烘乾後再放入乾淨的衣櫥,可減少危害蟲的發生。
蒼蠅及其防治
蒼蠅屬昆蟲綱為雙翅亞目、環裂亞目昆蟲通稱。常見的種類有:普通家蠅、大頭金蠅、二條家蠅、灰腹廁蠅、絲光綠蠅、赤銅綠蠅、廄刺蠅、紅尾肉蠅、黃果蠅及蚤蠅等。
危害:
蒼蠅多孳生於垃圾、腐敗有機物等疾病病原繁殖的處所,成蟲覓食侵入廚房及小吃攤等,為污染食物及傳染疾病媒介昆蟲。已知可能由蒼蠅傳播的疾病有:霍亂、傷寒、副傷寒、痢疾及其他腸道疾病。
※蒼蠅族群之季節性變動
在自然情形下家蠅類之族群密度隨著其孳生、繁殖棲所之氣候狀況而改變,其中以氣溫較重要,可影響蠅類之交尾率、產卵前期的長短、成蟲的取食及產卵。但氣溫對幼蟲的影響很小,在台灣地區由於處亞熱帶全年氣溫(除高山外)皆適合蠅類發育與活動,故無越冬情形發生。台北市家蠅類在冬天季節裏(十二月、一月、二月)由於氣溫較低,發生的族群密度較小,其他各月密度頗高,每年五、六月間及八、九月間族群密度出現二次高峰。七月及八月初因溫度甚高(常出現33℃以上之溫度)且濕度亦因之加大,以至密度略為降低。
※分散範圍:家蠅為一種擅長飛行的昆蟲,具每小時6~8公里飛行能力,有足夠的食物及隱蔽的適當場所,其分佈範圍以距孳生源中心半徑100~500公尺內活動,在族群過於擁擠,發生食物及棲所空間不足時才會向外遷移。其遷移除了靠本身飛行外,尚可藉附在其他動物身上及交通工具,如:垃圾車、汽車、公車等。蠅類分佈甚為集中,以孳生源為中心,若無連續的食物誘引,其分佈不超過300公尺半徑之範圍。因此垃圾車離開垃圾場時必須用水沖洗以免將蒼蠅帶進市區內。
◎常見蠅類:
普通家蠅(Musca
domestica):垃圾堆、糞坑、廁所、畜舍、市場、廚房、餐廳、小吃攤或施用新鮮有機肥的果園、茶園等農地。
二條家蠅(Musca sorbens):主要孳生於戶外單塊糞便,如:人、牛糞中,成蟲喜居室外。
大頭金蠅(Chrysomyia megacephala):喜食南瓜、腥臭物及糞便、植物性及動物性腐敗食物上,如:處理不當的海產加工廠或開放式的糞坑。
灰腹廁蠅(Fannia scalaris):幼蟲孳生於糞便中,廁所內、尿池內最多,在鄉下、山區臨時性、開放式的糞池、亦可發生於腐爛水果內。成蟲喜在空中飛舞,早春發生較多。
廄腐蠅(Muscina stabulans):孳生於腐敗植物質、畜舍、雞舍等動物糞便,大規模養豬場及養雞場較多。成蟲多在室外,春秋多、夏季少。
絲光綠蠅(Lucilia sericata):主要孳生在腥臭腐敗的動物質,如屍體、皮、毛、骨、魚、蝦等;如產卵活動於動物體上、或腐敗有臭味傷口。家屋附近外,垃圾場上亦可發現。
赤銅綠蠅(Phaenicia cuprina):室外蠅類,很少飛向食物,孳生習慣多在腐敗動物組織上,亦可孳生於人糞中。
廄刺蠅(Stomoxys calcitrans):成蟲叮咬牛、豬等家畜的血;幼蟲孳生於牛、豬、雞糞等處;在夏季傍晚時搾乳的酪農亦受其吸血攻擊。
紅尾肉蠅(Sarcophaga crassipalpis):通常在都市可發現於屋內。行胎生幼蟲,雌蠅每次產下30-60隻幼蟲於肉類、動物排泄物或屍體上。幼蟲經3-4天即達三齡,4-5天變蛹,10天羽化為成蟲。在居家環境中,當用蒼蠅拍打死之蒼蠅,若立即發現有幼蟲爬出,即可能為肉蠅。
● 蠅類防除:蠅類伴隨人類生活,活動及孳生與家居環境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因此在家蠅類防除工作上,治本之道→改善環境衛生別無他法,即環境防除法(environmental
control)。
環境防除法:廢棄物處理、人類及動物排泄物處理、避免積水、庭院腐植物清除、慎用有機料垃圾處理等
物理防除法:利用物理的原理來阻斷蠅類入侵及發生,以減少蒼蠅的危害。如:裝設紗門、紗窗或空氣簾阻止蒼蠅進入室內;餐廳廚房裝設:暗走道防止蒼蠅飛入;利用電擊誘殺燈及黏蠅紙在室內誘殺蒼蠅,將家禽家畜糞便利用日曬、烘乾去除水分避免蒼蠅孳生。
化學防除法:治標或緊急防治時才採用化學防除法(chemical control)。
化學防除法即用殺蟲劑撲殺害蟲,使用前必需有專家指導、了解周圍環境與蒼蠅對擬用藥劑的感受性,以免誤用、亂用,致其他不良作用、對環境危害。
1. 幼蟲防除:不宜於垃圾場,不符經濟效應,及殺死天敵助長抗藥品系蒼蠅族群產生;一般使用劑型以乳劑、水懸劑、及液劑為宜。昆蟲生長調節劑亦可用於幼蟲防治,對雞糞中孳生的蛆產生抑制,防治效果甚佳。
2. 成蟲棲息處所殘效噴灑:
將藥劑噴灑於蠅群棲息之處所使其接觸藥劑而中毒死亡。處理時機以蠅群未達到高峰以前為佳。
3. 蠅群直接噴灑:以殺蟲劑直接噴灑蠅群聚集之處。
4. 浸藥繩帶防治法:利用蠅類喜歡停於菱線、細木條、電線的習性。
5. 毒餌防治法:將殺蟲劑調配於蠅類成蟲喜歡之誘餌毒殺成蟲。常用配方有乾製毒餌及液態餌劑。
6. 室內空間噴灑:對侵入室內飛行之蒼蠅等。其作用為立即性及暫時性之驅殺蠅蟲,一般藥劑以除蟲菊精為主。
蒼蠅防除重點則在垃圾及有廢棄物的完善處理,使蒼蠅的發生與危害將不再造成困擾。由於台灣經濟的發展、生活水準提昇,而刺激畜牧業的蓬勃發展,滿足國內大量需求;同時所產生的廢棄物如動物糞便、屍體等,未能妥善處理再生利用,其施用於果園、菜園、茶園、所滋生的蒼蠅又造成二次公害,嚴重影響環境衛生,造成生態污染。所付出的代價極大,如何改進實應好好檢討。
蛾蚋及其防治
蛾蚋(moth fly)又稱蝶蠅,臺灣目前只記錄二十二種,會經常出現在室內有:白斑蛾蚋(Telmatoscopusalbipunctatus)和星斑蛾蚋(Psychoda aalternata)。
◆蛾蚋的孳生環境
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的幼蟲在都市中,主要孳生在含有腐敗有機質的淺水域,化糞池、污水池、側所、浴室洗臉台、地板積水、廚房的水槽、潮濕的抹布…等都能培養出大量的蛾蚋。室外的淤積排水溝、化糞池和一些有機質較高的積水容器中,也能發現蛾蚋幼蟲的蹤跡。羽化後的蛾蚋成蟲大多就近停在牆壁上。
●蛾蚋的害蟲:
機械性病媒:白斑蛾蚋、星斑蛾蚋經常出現在廚房、浴室牆壁上,且全身長滿細毛,容易攜帶病菌,有污染食物、傳播疾病的可能性。蛾蚋的活動不高,機械性傳播疾病機率不大,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的生態習性,有散播大腸桿菌疾病的可能性。
騷擾性害蟲:棲息在白色油漆或磁磚牆壁上的蛾蚋,會影響視覺清爽及室內清潔。蛾蚋的飛行能力不強,經常停在牆壁上不動,只有在受干擾時才會飛離原地。飛行一小段距離,又停在附近的牆壁上。
蠅蛆病:蛾蚋的"害蟲"性,最重要是會造成蠅蛆病(myiasis),一般都是星斑蛾蚋所造成的。蛾蚋幼蟲在一般情形下,是一種自由生活(free
living)的昆蟲,不需要寄生在宿主體內,就能完成生活史。幼蟲或卵意外進入宿主體內,也能利用宿主的組織來完成生活史。一般認為蛾蚋性蠅蛆病的產生,是傷口護理、消毒不良等意外因素所造成的兼性寄生。
※ 蛾蚋的防治:防治蛾蚋最根本的方法為環境的整頓;蛾蚋主要是孳生在各種積水中,只要把容器積水倒掉、地板或水槽積水清除、室外水溝維持暢通,就可以把蛾蚋的數量制住。在化糞池中孳生的幼蟲,可以投入昆蟲生長調節劑等,可防同時治蛾蚋白腹叢蚊。(成本高,目前俗擱大碗的文化,只能寄望消費者不要把除蟲業者當除蟲工)。
成蟲的清除:蛾蚋的飛行能力很差,使用電蚊拍,就可以有效清除。化學藥劑可以使用一般家庭用的合成除蟲菊酯噴霧劑。
螞蟻及其防治
螞蟻(ants)屬於昆蟲綱(Insecta)、膜翅目(Hymenotera)、蟻科(Formicidae)。目前台灣產螞蟻共有198種螞蟻。
螞蟻生物特性:社會性昆蟲、職級和社會分工、螞蟻食性複雜
螞蟻的經濟利用:有些螞蟻種類對人類有很大益處。
有:改良土壤、傳授花粉、捕食害蟲、螞蟻可供食用和藥用等螞蟻防治
居家螞蟻在室內營巢,其分佈廣造巢地點多變且不易尋找。螞蟻繁殖量大,生活史短,造成室內工蟻數量多且其活動頻繁,有時需要進行多次防治才能達到防治效果,最好之防治方法應是採取預防措施。其方式是居家食品分別放置於密閉容器內,餐廳和廚房內之食物殘渣應及時清除並密封。
防治方法:物理方法及化學方法
物理方法:以濕布擦除螞蟻,水中加洗衣粉沖洗,或水盆放置在桌下以 防螞蟻爬行。
化學方法:以各種殘效殺蟲劑噴灑防除工蟻,或以毒餌誘殺蟻群。
常見的螞蟻種類:
小黃家蟻:是體型小而常見的小形蟻類,頭部矩形。原產地埃及,又稱法老蟻,隨著工商運輸工具分散至世界各地,成為世界性室內螞蟻,因可能攜帶病原菌,傳播疾病,為重要居家害蟲之一學名:Monomorium
pharaonis(Linnaeus)
狂蟻:(crazy ant),其活動非常迅速,常在建築物內或碎石下築巢,性耐乾旱,為城市區最常見之螞蟻,取食同翅目昆蟲分泌之蜜露及小昆蟲,亦捕食甘蔗螟蟲,分佈在亞熱帶及歐洲地區是溫室內常見螞蟻
黑頭慌蟻:Tapinoma melanocephalum黑頭慌蟻築巢在地面,樹皮下,果園及室內。其分佈屬於世界性,包括中國大陸、東南亞、澳大利亞及非洲
熱帶大頭蟻:Pheidole megacephala分佈於世界熱帶地區,常在室內築巢,和粉介殼蟲共棲,喜食蜜露,並保護粉介殼蟲
黑棘蟻:Polyrhachis dives Smith黑棘蟻多在樹上築巢,少數築巢於草叢或石塊下,在冬季螞蟻可從樹上移到地面越冬。蟻巢由樹葉雜草碎屑和幼蟲吐絲等組成。巢內呈蜂巢狀,有許多小室。工蟻攻擊性強,蟻巢若受驚擾,則大量湧出防禦。黑棘蟻可捕食森林害蟲,也取食同翅目昆蟲分泌之蜜露。
螞蟻屬於社會性昆蟲,在自然環境其種類繁多其數量更無法估計。有益螞蟻經常傳授花粉;擔任生物防治害蟲角色對人類經濟利益有好處。有些居家螞蟻可能傳播病原菌,造成人類病害,有些則侵入居家環境干擾生活安寧。防治居家螞蟻之方法可分為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其中以化學防治方法在短期內可達到預期效果。惟施用藥劑可能對自然環境有不良影響,施用螞蟻餌劑是較為良好之方法,有效螞蟻餌劑仍有待持續研究和開發
蜈蚣及其防治
蜈蚣通常生活於戶外潮濕陰暗處,蜈蚣屬節肢動物門唇足綱(Chilopoda),俗稱百足蟲。體細長,背腹扁平。軀幹部除最後二或三體節外,每一體節具有一對足,適於快速爬行。口器具大顎一對及小顎兩對。軀幹部第一對附肢變為毒爪,具有毒腺開口。可利用毒爪攫捕獵物,並穿刺將毒液注入體內。體節數目因種類不同而有差異。足的數目少的有十對,多的達一百餘對。
蜈蚣體壁無臘質層抵抗乾燥能力低,生活於潮濕環境,產卵於潮濕土壤中。白天大多藏匿於土中、石下、倒木鬆裂樹皮下、腐爛木材、落葉或植物碎屑中;於夜間活動,以減少水分散失。偶而經由門下、窗戶縫隙或水管爬入廚房或浴室。
蜈蚣為肉食性,主要以昆蟲及其他節肢動物為食。碰觸到較大的蜈蚣,它即會咬人,造成局部腫痛。有數種蜈蚣會咬人,很少因被咬而致死。
● 防治方法:
在深受其擾或大量發生時,採取防治措施。於屋內外縫隙、孔洞及其可能棲息處所,利用殘效性藥劑噴灑,如賽飛寧、賽滅寧…等。牆壁空隙可施用粉劑,室內可用除蟲菊精劑、列滅寧…等合成除蟲菊類藥劑進行非殘效噴灑。
馬陸及其防治
馬陸屬節肢動物門倍足綱(Diplopoda),腹部生長很多的足,又稱:千足蟲(thousand leggers)。身體呈長圓環形或扁背形,體長1.5~12公分。體色因種類不同而異,有:紅褐色、黑色、橘黃色、淡黃色或黑色具有淺色斑等。
以足作推進行走無法快速運動。於土中築巢產卵並以糞渣襯裏,幼蟲通常脫皮7~10次,足及體節數目隨脫皮而增加。脫皮次數、足及體節數目隨種類不同而有差異。個體生長達性成熟時,即停止脫皮。
越冬:常在住家地基附近土壤中或靠近樹幹基部覆蓋物下。偶而侵入住屋情形可能與天氣乾燥或尋找潮濕越冬場所有關。
棲息:常於室外石頭、朽木、腐菜、稻草堆、材堆下及潮濕陰暗隱蔽處,棲息場所常為土壤潮濕、富含植物質、陰暗隱蔽處,或雜草叢生潮濕環境。
食性:大多數種類為草食性,取食柔嫩根部與綠葉;有些屬食腐性動物,取食潮濕腐爛植物或動物屍體。
當受到驚擾或碰觸時,其長形身軀即捲曲成似同心圓環狀。但某些種類具有防禦腺或黏液腺,它的分泌物對某些動物屬有毒物質,具有防禦敵害作用。此類刺激性混合物,具有腐蝕性,觸及皮膚會造成刺激腫脹,引起水泡性皮膚炎;眼睛、口接觸可能造成嚴重發炎,最好不要直接用手碰觸,以防萬一。
●馬陸防治
清除孳生源:整理草地,清除地面腐爛植物或田園雜草堆;移除非必要地面覆蓋物,以減少馬陸棲身所。
化學防治:以殘效性藥劑噴灑家屋四周、縫隙及其他馬陸可能棲息處所。建築物四周可實施帶狀噴灑處理,將表土噴濕以確保藥效。家屋周圍較乾燥處所可撒布粉劑。於表土或水泥上,使用有較好的殘效型劑。門口及其他出入口尤應妥善處理。
室內:有必要作藥劑處理時,尤應注意潮濕隱蔽處如洗衣機下、浴室內、污水坑附近等。
蜈蚣與馬陸多生活於戶外潮濕環境,偶而侵入住屋中。平日應留意清除住屋周圍堆積物下隱蔽處所物品,填補地板與牆基裂隙孔洞,以細網封住屋內各排水孔等,以避免其棲息與孳生,減少其侵入住屋機會 !
蚊子防治如熱帶家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地下家蚊Culex pipiens molestus,登革熱病媒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環境居家蟲害如除衣魚,衣娥,蛾蚋,螞蟻,蜈蚣,馬陸,蒼蠅,恙蟎,恙蟲,小黑蚊防治與白腹叢蚊Armigeres
subalbtus三斑家蚊Cx tritaeniorhynchus,環蚊家蚊Cx annulus等蚊蟲防治
台灣地處亞熱帶高溫多濕是昆蟲孳生繁殖的溫床,有成農作物的損失。及入侵人類居家環境,叮人吸血、騷擾居家安寧,及傳播病源體,媒介疾病。
消毒中華除蟲,消毒 ,環境消毒-中華除蟲,消毒公司-中華除蟲,消毒公司,消毒中華除蟲,蚊子消毒,害蟲消毒,環境消毒, h1n1消毒,消毒殺菌,防疫消毒,
迪森(Timsen)除臭殺菌劑能有效的除臭與殺菌(涵蓋藻類Aiage粘菌、真菌Fungi、黴菌Mold、細菌Bacteria、病毒Virus);Sars期間被廣泛使用在防疫消毒-環境消毒(殺菌),莫拉克颱風災區防疫消毒-疾病管制局儲備迪森殺菌劑供機動調度使用。
迪森除臭殺菌劑的介紹:
安全認證
行政院環保署登記字號:環署衛輸字第0485號
美國EPA登記字號:Reg. 507-3(美國環境保護署)
美國FDA登記字號:184.1923&176.300(美國食品藥物檢驗最高單位)
主要成分:氯化正烷二甲苯甲基銨(n-Alkyl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40% W/W
特性
迪森(Timsen)是多功能的強力長效除臭殺菌劑,30 秒即可達殺菌效果,即使在含550ppm 碳酸鈣的硬水中仍可達三天殺菌效果。
不論細菌、真菌、或病毒等微生物均十分有效。
亦有快速高效的除臭效果,而本身高穩定度、無刺鼻味及無色的特性,在使用上不會造成污染。
對熱水的耐受程度高,在熱水中仍具有效用,且使用時擴散十分迅速。此外Timsen在酸鹼值3-11 的水溶液中,具有緩衝劑之特性,可保持酸鹼值的安定性,更增廣其使用範圍。
有效成分,其為四級銨類化合物。
四級銨類解離後產生帶正電的銨離子(ammonium),此陽離子部份會與菌體細胞膜脂類上帶負電的磷酸鹽相互吸引,導致細胞膜溶裂,達到殺菌效果。
功效
Timsen 其所能有效的除臭與殺菌(涵蓋藻類Aiage 粘菌、真菌Fungi、黴菌Mold 、細菌Bacteria 、病毒Virus),經臨床證實,使用200ppm Timsen 在30 秒內即可殺死99.999%的細菌,愛滋病毒(HIV)在4 分鐘內即可致死,另對造成手足口病的腸病毒、退伍軍人症、漢他病毒、桿菌性痢疾、炭疽病等疾病之病原體,皆能有效的預防與發生後殺菌處理。對於臭味控制,Timsen 亦能夠迅速滲透並分解引起臭味的微生物體,抑制其在生成而達到除臭效果。
毒性
白鼠急性口服毒LD50大於500mg/kg;小於5000mg/kg。
如誤食,需喝大量牛奶、蛋白、動物膠,或喝大量水。
如沾到皮膚,用肥皂水清洗。
如沾到眼睛,用大量水清洗15 分鐘,必要時送醫。
不要污染食物、水、飼料。
本劑應存放小孩不易觸及與低於攝氏49℃ 的乾燥地方並避免擠壓。
不要與肥皂及陰離子清潔劑混合使用。
使用方式
(一)與食物接觸區域的清潔(如攪拌器),以200ppm的迪森溶液(0.5 公克溶於1公升水)噴灑、擦拭、浸泡即可,無須再用可飲用水浸洗。
若是醫事手套及手不清潔,可以100-200ppm 溶液中浸泡一分鐘以上,再使用乾淨毛巾擦拭即可。
(二)不與食物接觸區的消毒,以400ppm的迪森溶液(1公克溶於1 公升水)噴灑、擦拭、浸泡即可,無須再用可飲用水浸洗。
若是鞋櫃區、廚房、浴廁、垃圾堆可以800ppm去臭,若要控制強烈異味,可以使用1600ppm。
(三)為了控制在水中之細菌及真菌,可以36ppm的迪森溶液處理(36 公克溶於1公升水,且攪拌均勻後倒入400公升水中)。
(四)為了控制加工水中之藻類,可以6~12ppm 的迪森溶液處理(6ppm=6公克溶於1公升水,且攪拌均勻後倒入400公升水中;12ppm=12 公克溶於1公升水,且攪拌均勻後倒入400公升水中)。
(五)圖書漆布封面長黴去除200ppm 擦拭去除,書庫空間清潔可以400ppm 噴灑除菌。
(六)對環境安全100%生物可分解;使用時不用特殊手套及衣著加以保護;不腐蝕性、不刺激性、不揮發性、不致癌性;無色無味在PH3-11 中具有活性。
消毒殺菌是噴安心嗎?NO必須確實處理。
台北市及高雄市設有環境消毒班,專司其事,未來應加強委託民間消毒公司辦理;委託消毒公司辦理,可避免僱工不易,訓練不周,管理困難及消毒器具購置及保養維護之困擾。在逐步將環境保護業務委託民間辦理之政策下,此方式應積極推廣。
一般民眾亦因真菌、細菌、病毒等太小不看見而忽視,水災後浸水地區存在環境中的細菌等可以恐怖來形容,還好只有零星的的事故發生無疫情暴發。災後殺菌在環境保護中主要對象為細菌、微生物污染,減少環境中對人類生存健康不利的因素、預防疾病傳染、維護環境衛生,才能對人類健康有所保障。
殺菌服務:在減少環境中對人類生存健康不利的因素:細菌、微生物污染、預防疾病傳染、維護環境衛生,保護您的健康
「好洗」地毯乾洗機 清潔地毯的新發明
好洗乾洗機裝備兩支高速轉動之尼龍擦頭,以垂直式不同方向清潔地毯之纖維,輕巧靈活。清潔廣闊範圍省錢又省力!! 解決惱人的地毯清潔的困擾
1. 好洗能徹底洗淨地毯。
2. 因為本系統能洗除頑固污漬,讓污垢無所遁形連跟拔起,最後以真空吸出所有泥塵、油污及糖漬等。
普通濕洗的缺點:
a. 因水向低流,更將部份污漬沖到地毯纖維底部。
b. 地毯水洗後須大約八小時才會乾妥。
c. 一般水洗無法徹底清除污漬。
3.全球客戶一致推薦與贊賞。
如IBM / NEC / 香港銀行 / 新世界大酒店 / 海灣酒店 / HONDA汽車.... 其他..(連節)
以上各大機構接採用「好洗」地毯乾洗系統。
●
●
「好洗」地毯乾洗,不用大量清水與地毯水互溝使用,沒有濕洗地毯之問題。
日常工作不受騷擾,無須搬動煩重裝備,可以局部乾洗,地毯決不縮水,爆口,退色或水浸。
「好洗」 乾洗永不損害地毯,可以保有地毯原有的光澤和光采。
●
如(下方右圖示)好洗地毯與(下方左圖示)濕洗地毯持久比較圖
「好洗」乾洗可以永久保持地毯色澤光潤,讓地毯可以雙倍耐用。
●
清潔地毯之最大費用在於工資而非潔淨化學劑。
工資佔總支出 86% 。 假設濕洗與乾洗方法之每日費用相同,則用「好洗」乾洗來保養您的地毯,每月可以為您省下一半的工資支出喔!!
蛀蟲,粉蛀蟲,粉蠹蟲,嚙蟲,書蝨,姬薪蟲
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Sentricon* Colony Elimination System ):依地棲性白蟻生態、行為、習性的了解(工蟻有脫皮、互相餵食及負責餵食兵蟻、幼蟻、蟻王、蟻后)為基礎,配合道禮公司的六伏隆-幾丁質合成抑制劑,由享譽國際的「白蟻專家」蘇南耀博士研發-的Sentricon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革命性的蟻巢滅白蟻族群消滅系統,藥品無殘留及二度污染、傷害等,達成治本的蟻巢整体消滅
殺菌服務:減少病菌、微生物污染-保障健康
燻蒸處理:裝運前處理
長、粉蠹、蟑螂、跳蚤:防治
防蛇處理:別墅…等
木構建築物的蟻蟲防治:如教堂等…具歷史性建築物
特殊場所蟲害管理:飛機、醫院…等
一般除蟲(消毒): 大樓、社區、辦公室、藥廠、飯店、健身中心、銀行、學校、遊樂區(場)…等鼠蟲防治管理及殺菌服務
家屋害蟲:白蟻、螞蟻…等防治及殺菌服務
代表客戶:
圓山飯店、六福皇宮、長榮航空、禮來公司、氰銨公司、精業電腦、亞承鋁業、師範學院、海洋大學、德明學院、復興高中、中正高中、民族國中、東湖國小、詩特莉餅乾、紅葉蛋糕、麻布茶坊、意麵王、桃園醫院、世貿財星、天祥大樓、新金華幼稚園、金格托兒所、玉光托兒所、傑聲托兒所、宏芝托兒所、萊爾富、永和教會、天湖社區、溫公館、匯理、荷蘭辦事處、內湖高工、警察廣播電台、雲仙樂園、松匠、瀘洲保和官、月世界、太子油飯、幼獅鞋業、金鼎証券、華僑銀行、桃園高爾夫、、、、…等
配合廠商代表:
新象空間、齊裕建設、久年建設、長昇建設、瑞特、永庄、永碁設計、萊特、環境設計、造境、海悅、永陸、小楓、築向設計、羅亞設計、盤谷設計、生格、文東、歐克寧、新聯陽、聖力裝潢、政勝、崴立裝潢、清木裝潢、.邱舍室內空間、極創新意、山耘、達漢、設計工場、大爵設計、亦石設計、雲邑設計、居邑設計、臣觀設計、成舍設計、勇發、Z+S設計、德來設計、六福設計、威利古蹟…等